汤色红亮入口甘甜三鹤六堡茶0503品评

发布时间:2024-04-22 点击:62
六堡茶为中国千年的传统名茶,历史悠久,有着不一般的风味。今天需要品评的是来自三鹤六堡茶的0503,据说这款茶曾获得北京国际茶业博览会的金奖,不由对它充满了期待。
三鹤六堡茶0503
基本信息参考表:
三鹤六堡茶0503
品牌 三鹤六堡茶
工艺 六堡茶
产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
外形 散茶
包装 礼盒装
净含量 500g
>一、包装·赏析
接下来,我们根据标准的品评方法,从包装、干茶、内质和叶底四大方面进行品评,其中干茶主要看外形,内质分为汤色、香气和滋味。
三鹤的这款六堡茶外包装为礼盒装,将六堡茶的四大特色“红、浓、陈、醇”印在其上,再配上那类似红木质感的主色调,给人一种古朴而又暖暖的感觉。
三鹤六堡茶0503外包装展示
第一眼看到这个外包装,给人一种很古老的感觉,似乎看到80年代的那种流行范,一眼就给人一种岁月感。而据说这款茶是用2005年的陈料制作的,再加上六堡茶“中国红”的特色,这个包装很符合这样一个主题。
二、干茶·鉴赏
干茶为散茶,条索细紧、卷曲,有点像小叶种红茶的样子,不过轻嗅干茶,独特的陈香是红茶不具备的。色泽乌润、起白霜,偶能见到些许金毫,可见原料等级很高,且应该有一定的年头了,不过存的却很干净,没见到一般老茶的那种脏脏的感觉,让人喝起来很放心。
0503干茶展示
鉴赏完干茶之后,接下来我们取茶5g用于内质品评,原本作为黑茶其实8g干茶用于冲泡,不过想要尝试一下淡泡的感觉,所以选用了5g干茶。
品鉴用具
称重5g
三、内质·品评
洗茶,沸水,即冲即出
首先洗茶,沸水冲泡,揭盖或者虚掩(下同)。洗茶一方面是为了冲洗茶叶表面的杂志,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醒茶之用。因为是黑茶,而且是老茶,所以洗茶2次,而洗茶不计入冲泡次数。
洗茶汤色、叶底
洗茶之时,即冲即出,汤色红亮。因为洗茶两次,茶汤分两次出,还能在公道杯里看到“上红下橙”的现象,不过整体感觉很透亮。叶底乌黑油亮,能看到不少梗,闻叶底能闻到很纯正的陈香。
第1泡,沸水,7s
汤色介于深红和红浓之间,比起洗茶来颜色深非常多,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同一款茶的前后两泡呈现的汤色。入口之后,茶汤微涩带清甜,细细品味有着一丝淡淡的青槟榔的味道。叶底依旧乌黑油亮,细嗅陈香纯正。
第1泡茶汤、叶底
第2泡,沸水,7s
汤色更深一些,已经有了六堡茶“红浓”的那种感觉了。槟榔香慢慢出来了,入口甘甜微带涩感,比起第1泡要甜,有着一种类似甘蔗汁的那种甘甜感,不过这种甜不腻,属于那种淡淡的甜感。
第2泡汤色、叶底
第3泡,沸水,7s
汤色红浓,已经彻底达到六堡茶最为纯正的汤色了,刚出汤,就给人一种视觉的震撼感。槟榔香渐渐淡去,陈香更为明显,茶味也逐渐出来了。入口之后,茶汤甘甜,在舌尖和舌面唯有刺激性,依旧带着一丝涩味。不过却没有半点不舒服,反而给人一种极为协调的感觉。
第3泡汤色、叶底
第4—6泡,沸水,10s
汤色已经开始变浅,由红浓到红亮再到橙红的一个过渡过程,应该是放的干茶较少的原因,所以变化会比较快,不过始终保持透亮。而槟榔香已经逐渐消失了,陈香纯正,慢慢地还带着一丝的甜香。
第5泡汤色、叶底
如果说前3泡的滋味以甘甜为主,那么到了第4泡则变成甜醇,前3泡虽然甜,可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到了第4泡,甜醇的感觉出来之后,那种甜的感觉充斥整个口腔直到舌根,比起蜜甜少了些腻味,比起甘蔗的甜多了分醇厚。
第7—9泡,沸水,20s
到了第7泡,汤色已然变为橙红,陈香反而是最为纯正的时候,甜香和槟榔香等已经完全消失。之后的茶汤中的茶味已经变淡了,到了第9泡,水味已经很重,虽然依旧清甜,可喝完之后口腔略干涩,已经不能再泡了。不过为了试一下尾水,还是最后再闷一泡。
第8泡汤色、叶底
第10泡,沸水,35s
最后一泡,闷35秒,茶汤橙偏红,在品茗杯中明显呈现橙黄色。淡淡的陈香让人感觉很舒服,入口之后,水味较重,饮完带涩感,已经不再建议继续冲泡。
第10泡汤色、叶底
四、叶底·鉴别
叶底不会骗人,从最后的叶底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的东西。这款茶的叶底乌黑油润,用手去捏,能够明显感觉到一捏就烂的感觉,足以见得这款茶用的料确实有一定的年头。虽然无法判断是不是真的是05年的老茶,不过绝对不会是这两年的新茶。
最后的叶底
总结:三鹤的这款六堡茶给我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甜。之前喝过的一些新的六堡茶,无一不是苦涩为主,好一些的回甘快可却摆脱不了苦涩味和浓郁得化不开的槟榔味。而这款0503虽然依旧带着一丝涩感和刺激性,可整体协调性很好,在香气、滋味的整体感受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