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黄芽,独特的中国名茶
发布时间:2025-07-12 点击:11
就如同龙井之于绿茶,金骏眉之于红茶一般,黄茶中也有霍山黄芽这样的杰出代表。那么霍山黄芽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成为众多黄茶品种中脱颖而出的呢?
何为黄茶与霍山黄芽
历史上的黄茶一直是个伪概念,茶学家詹罗九先生指出:霍山黄芽之名,盖因它幼嫩芽叶色泽嫩黄,故称之为黄芽。众人都以汤色、鲜叶色来辨别黄茶,导致青茶(乌龙茶)、绿茶的很多品种错误归为黄茶。真正的黄茶应该以制作成品后的颜色来确定。
那么霍山黄芽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成为黄茶中的佼佼者的?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入霍山黄芽的美妙世界。
历史
据寿州、霍山地方志记载,早在西汉年间,当地便已开始茶树种植。唐朝中期,霍山成为产茶大县,李肇在《唐国史补》中有言:“风俗贵茶,茶之名品亦众……寿州有霍山黄芽。”彼时,霍山黄芽已成皇家贡品。到了明朝,霍山黄芽由蒸青团茶改进为炒青散茶,世界上第一款黄茶这才诞生。
建国后,各地黄茶改制成国外茶客喜喝的红茶,导致工艺一度失传。70年代开始各产区的黄茶陆续回归, 1972年霍山黄芽率先恢复生产。
原料
霍山黄芽的茶树是霍山金鸡种,以大化坪乡的金鸡坞、金山头,上和街的金竹坪,姚家畈的乌米尖的“三金一乌”品质为优。其芽叶生育力较强,为灌木型,大叶类,晚生种属性,所产茶叶品质上佳。
辅以霍山低海拔、北温带气候下的雨水充沛、温度适宜、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等优点,结合茶园的种植繁育管理,孕育出了霍山黄芽的优质原料。
工艺
黄茶根据所摘芽叶的不同,分为三种,霍山黄芽属于黄芽茶。通常在在谷雨前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经过挑拣,将鲜叶以3-5公分的厚度薄摊在团筛上晾晒。待叶色有鲜绿转为暗绿即可开始制作。这里的薄摊即是霍山黄芽常用闷堆的手法。
芽型 芽型名称 特征
芽型 黄芽茶 采用茶树单芽或一芽一叶
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芽叶型 黄小茶 采用茶树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
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多叶型 黄大茶 采用茶树一芽多叶初展
加工制成的产品。
>黄茶的工艺接近绿茶,其中的霍山黄芽由杀青(也叫生锅、熟锅、炒茶、做形)→毛火(初烘)→摊放→足火→摊放→拣剔→复火等数道工序精制完成。从采摘开始的整个过程要在当天完工,不可过夜。
制作时,通过两种热化作用交替进行,促使其多酚类化合物、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使茶叶轻微发酵、泛黄,形成黄茶的独特品相。这是构成黄茶不同于绿茶的关键环节。
成品
霍山黄芽代表着黄茶中的最高品质(芽型),制表供大家分辨不同芽型之间的品质差异。
种类 要求
外形 内质
形状 整碎 净度 色泽 香气 口感 汤色 叶底
芽型 针型或雀舌型 匀齐 净 杏黄 清新 甘甜醇和 嫩黄明亮 肥嫩黄亮
芽叶型 自然型、条形、扁形 较匀齐 净 浅黄 清高 醇厚回甘 黄明亮 柔嫩黄亮
多叶型 叶大多梗,卷曲略松 尚匀 有梗片 褐黄 纯正 浓厚醇和 深黄明亮 尚软、尚黄亮
>
而霍山黄芽内部,依据品质高低,也分出了四个等级,详情如下。
等级 外形 香气 口感 汤色
特一级 采摘刚刚出展≥90%的一芽一叶雀舌型整体匀齐 栗香持久绵长 鲜美醇厚 嫩绿鲜亮
特二级 采摘刚刚出展≥80%的一芽一叶雀舌型整体匀齐 栗香持久绵长 鲜美醇厚 嫩绿鲜亮
一级 外形整体尚且匀齐,茶叶色泽呈现微黄白毫 栗香尚可持久 味醇尚甘 黄绿清明
二级 外形直微展、茶叶颜色绿微黄有毫。 清香不持久 尚鲜醇 黄绿尚明
>除了色、香、味、形上的优质之外,霍山黄芽中的茶多酚、氨基酸、消化酶、维生素、可溶糖等营养物质丰富,特别是所含的芳香物质更是高含40多种。使其在降脂降压、排毒养颜、改善食欲等方面功效显著。
全文总结
在黄茶江湖中,霍山黄芽一直笑傲群雄,被誉为黄茶中的“珍品”,深受茶友喜爱。希望本文可以帮助你更加了解霍山黄芽乃至黄茶。如果喜欢此文,点赞或转发,并我们会不定期为您推送精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