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数十载贡品黄汤再飘香
发布时间:2024-12-21 点击:77
平阳黄汤茶叶加工工艺获发明专利
重拾黄汤加工工艺,历史名茶再飘茶香。日前,由平阳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林平与平阳县水头名茶开发场卢立浣、陈积柱共同研发的“平阳黄汤茶叶加工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平阳黄汤,亦称温州黄汤,始于清代,一度被列为贡品。其外形条索细紧,色泽黄绿,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鲜醇,品质以平阳北港所产为最好。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每年有千余担运销上海、营口、天津、北京等大城市,而后因多种原因停产,加之原先茶叶加工由农民手工操作,缺少系统、书面的文字记载,以致平阳黄汤加工工艺逐渐失传,茶市上不见其影。
为了恢复平阳黄汤的加工工艺,让历史名茶重放光彩,早在1987年,在平阳县农业局工作的林平与水头名茶开发场的卢立浣、陈积柱开展合作,共同从事黄汤茶叶的加工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试制,一套完整的“平阳黄汤茶叶加工工艺”终于出炉。
林平告诉记者,学习茶叶专业的她,早年从教科书上得知“平阳黄汤”大名。工作后,她多次深入怀溪等地寻访百姓,前往中国茶叶博物馆查询资料,但一直未能见到黄汤茶。于是,她动起了重新研制黄汤的念头。虽然我国也有黄茶,但由于品种的不同,在茶树品种选择、加工工艺上也完全不同,因此难以借鉴其他黄茶的加工工艺。根据一些老乡不完整的记忆,林平开始着手研制。从选择原叶,到每个程序的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以平阳特早茶作为黄汤原料,以杀青、揉捻、闷堆发酵、闷烘与提香五道工序进行加工。2003年,黄汤样品试制成功。2004年,上海市茶叶学会对经这一加工工艺制成的平阳黄汤给予审评意见:达到黄茶工艺标准。2006年,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刘祖生、副教授胡月龄等专家也对平阳黄汤进行审评。2006年,“平阳黄汤茶叶加工工艺”申请发明专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于日前被授予发明专利权,获得发明专利证书。
记者了解到,因黄汤茶对鲜叶原料要求很高,因此其在市面上依然少见,批发价格每公斤在680元以上。有关人士认为,恢复黄汤的加工工艺,能推动平阳茶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农经济效益,更能使历史名茶重扬名声,延续文化传统。(夏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