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茶会:当云南普洱遇见湖南黑茶

发布时间:2024-11-18 点击:58
观山茶会:当云南普洱遇见湖南黑茶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南门下刻了这样一句诗词,这是《沁园春·长沙》中的一句,所指便是观山茶会第四场的举办地——岳麓山。
10月21日,当两位将于茶会对话的安化黑茶非遗大师肖益平、陈升福元昌掌门人陈植滨带着自己得意茶品由这里步向山间“如愿茶坊”汇合时,不由让人想到“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观山茶会第四场,湖湘文化藏龙卧虎之地,千年学府通儒达识所在,迎来中国两大茶类的激情碰撞。观山茶会由陈升福元昌发起,以大师对大师为主旨,邀约不同茶类非遗大师一起探究论茶之道。
湖南,这里的文化与黑茶都令人沉醉。
这里是湖南,是伟人的故乡,是旅游胜地,也是气势磅礴的“秋风万里芙蓉国”。独无仅有的安化黑茶,就孕育在这里。 
资水和雪峰山共同孕育了陈醇幽雅的安化黑茶。并且成就了黑茶中,被冠以“茶叶历史的浓缩”和“茶王”的千两茶。如果要用普洱来对话,安化黑茶是有太多可联系与交流的了。
肖益平,安化黑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国家级高级评茶师、高级农艺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带头参与了国家黑茶技术标准化的制定。从事黑茶加工37个年头的日夜里,从茶园采摘到毛茶制作,从原料拼配到茶砖压制,无数次的锤炼与涅槃,练就了他精湛的黑茶制作技艺,也让他与安化黑茶的缘分升华。“这辈子,就为了这几片树叶子”,肖益平将安化黑茶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个人使命,全心全意奉献一己之力,只为不负安化黑茶之名。对于黑茶,他是绝对的权威。而他对普洱,对陈升福元昌,又有什么交流与见解呢?
今天的茶会,黑茶与普洱,都是传承的力量。
对于白沙溪的得意之作——千两茶而言,撬茶过程可谓刀劈斧砍。第一泡茶是来自白沙溪的“馆藏千两”小金砖。其不仅完整地将千两茶制作技艺精髓蕴含其中,更完美兼顾了便携易泡与细腻醇和的双重体验。茶汤橙红透亮,木质香为主,略带果香和菌香,茶汤细腻醇和,回甘生津明显。初喝这款茶,就让几位嘉宾回到了以前的年代。“干净、透亮,似乎总让人想起茶叶最本真的味道。”
“白沙溪值得骄傲的一点是,从1939年建厂,到如今一共78年,一直没有中断过生产。所以,这样的味道就是历史的回味。”肖益平解释道,品质的传承是白沙溪的标志,甚至很多员工,都是数代为安化黑茶服务的。“白沙溪自己厂里,就有三代、甚至四代人都在同一岗位的存在。”
“黑茶在新中国是重要的民族纽带,而普洱在历史上亦是如此。”我们很早就听说过福元昌的名号,这是一个百年传承的品牌,在今天尝试到老号复兴的味道。 
“本身从存放上来说,我们黑茶也是很有讲究的,大仓存放是有利于整批产品的品质转化稳定的。1979于西双版纳大仓存放,陈化后再压饼面向消费者,这个方法非常好。”
肖益平总结口感:“我喝到的这款茶,花蜜香、熟果香馥郁昂扬,滋味前段较醇厚有张力,苦涩度低,喉部留香,后段显甜柔,回甘持久。”同为湖南嘉宾总结到:“对我几十年喝茶的口感而言,好茶有三点。一是适口度,就是喝下去舒服;二是有反应,喝下去能感受到香气和原始植物的味道;三是有反馈,能让舌头生津,回味。满足这三条,对我来说就是好茶,陈升福元昌就是这样的茶!”“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是好茶?品质相当稳定的就是好茶。对于消费者来说,好茶就是好喝。
当岳麓山凉风渐起,太阳即将落山。易武普洱与安化黑茶完成了一次真心切意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