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古茶山介绍及普洱茶口感特点

发布时间:2024-06-20 点击:54
巴达古茶山是澜沧江南一座重要的古老茶山,它不仅是茶叶重要的原产地之一,也是勐海县野生茶的主要生长地。这里云雾缭绕,雨量丰沛,近两万亩交错生长的新旧茶园在演绎着茶山悠久历史的同时,也展示着走向未来的新姿。 巴达茶山有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两大资源。不过,让巴达茶山名垂青史的,除了这里生产的无公害茶,还有那棵被称为茶树巨无霸的古茶树。
1961年10月,一株高达50余米的巨大茶树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这就是后来被载入《中国茶经》茶史篇的巴达野生古茶树:“巴达茶树王,生长于勐海巴达乡贺松寨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树龄1 700余年。植株乔木型,树高14.7米(原高32.12米,1967年上部被风吹断),主干直径0.9米,树幅8.8米。叶片属中叶型,叶型椭圆,色深绿而有光泽,叶长11厘米,宽6~7厘米,叶脉7—8对,锯齿28对,叶缘缺刻浅,叶间距为5厘米左右。叶姿上斜,叶柄较细,芽叶无毛。花朵呈黄白色,直径5.8~7.7厘米,花瓣11—14片,柱头 5裂,萼片无毛。茶果呈梅花型,果皮厚,种子近球形,枝干灰白,生长势强。鲜叶或成茶苦涩,抗病虫害和抗旱性强。”这一段文字,既描绘了巴达茶树王的外形和特征,又对其优良的品质做了介绍。一千七百多年的漫漫时光,足以将一棵古老的茶树所具有的令人惊异的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后来被国家划定为“天然林保护区”的贺松原始森林中,巴达古茶树王不仅是一段时光的浓缩,还是这座原始森林的守护神以及茶山变迁的目击者。
如今的巴达茶山,是一个脱胎换骨而且充满生机的巨大茶园,这里栽种的云抗1 0号、14号,矮半、长叶白毫等优质茶树,一律不使用“敌杀死”、“氧化乐果”、“来福灵”、和“草甘膦”等化学药剂,良好的自然与生态环境,使这里的茶树能更大程度免遭天敌的侵扰,因此,巴达茶山所产的茶叶,都是最优质的生态茶。
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
巴达古茶山茶叶特点: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