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滇说茶1001夜之10普洱江湖那些帝国--中茶篇下
发布时间:2024-04-18 点击:57
今天的滇疯茶语是这样滴,一个人讲十夜,是不难滴;难的是,讲一千零一夜,与诸君共勉。
回到正文,我们昨天聊了80年代前的一些外销茶,主要是散茶,除了麻袋装还有纸箱装,或者是盒装的,都是散茶,散茶是主流,而且是熟茶,表明那个时候,紧压茶的消费并未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专门的藏品。今天我们说的第一个内容,就是那个时候,到底有那些紧压茶呢?我翻开中茶的历史一查,看见了这样的一些茶品,请记住,这个是80年代前的茶品。
看看,这些紧压茶,勐海饼,下关沱,昆明砖。这些东西有用吗?当然要活学活用了,如果有人拿出一片茶,7542、7262 什么的,说是1980年前的茶,你完全可以拿出一片什么文革砖之类的,1公斤那种,2012年压制的大砖,拍他的头!让他清醒点,然后进大滇群里学习下再去江湖上混!品种就那么简单。80年代前的普洱,水,真清啊!!!一如18岁之前的我,那么的单纯。。。
可惜,人是一定要长大的,普洱也注定要进入80年代。8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经济转型期,中茶也从中央企业开始分解,云南省公司,受北京中茶总部和云南省外经贸厅双重领导,名义上是这样的。双重领导的结果就是,距离远的,渐渐的疏远了。
云南中茶基本成为云南企业,北京的一帮爷们不是很爽了,总觉得被云南占了便宜,占了什么便宜呢? 商标的便宜。我不知道谁是那么的高瞻远瞩,那么重视知识产权,想到了要收费,完全合理,大滇完全支持!
使用了人家中茶那么著名的商标,给钱是天经地义的啊,no,云南那些茶厂的土鳖们一想,商标有价值么? no,于是纷纷注册起自己的商标了,结束了中茶商标一统天下的格局,省公司注册了吉幸,勐海茶厂注册了大益 下关茶厂注册了,宝焰火…还有很多小茶厂也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比如土林。。。
当然,咱们聪明的同胞,绝对不会死脑筋的,理由是不浪费,那些包装是原来就印刷好的,用完了就好。因此,勐海茶厂的砖在80年代就打上了大益,饼却在90年代才打上大益的商标,我们省公司,则使用吉幸商标出口了,lucky,多好的名字啊,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