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B2B机会在哪?“茶联”欲从帮茶品牌包装、拓宽销路入手

发布时间:2024-04-02 点击:51
我国茶行业综合产值在
2015年
已达
5000
亿元,其中茶叶零售
3000
亿,5年
内增长
56.4%,但与国际成熟市场茶叶消费相比仍有
4-5
倍的成长空间。而在茶行业中,上游分散着
7
万多家茶企品牌,其中代表性的产值集中在千万级规模,绝大部分没有自营网络,通常依赖高成本的展会发展代理商,并依靠区域代理商拓展终端门店。虽则总体来看产能过剩,但由于渠道服务较为传统,好茶企品牌和产品价值难以传递到终端门店。茶行业下游
30
万家门店的采购能力有限,只能面对少量渠道商导致经营品类受限,且信息化不足依然需要依靠电话订货,此处问题与快消品便利店类似。而由于购茶属于体验式消费,门店的作用很难被代替,因此通过
b2b
优化渠道效率更有意义。茶联就是一个链接茶叶品牌和零售店铺的b2b平台,它通过与茶品牌商深度合作提供互联网营销服务(如包装设计、拍摄视频、策划自媒体营销方案等),并提供供应链
saas,帮助其向平台上的下游店铺供货,试图解决品牌商
“好产品不知道怎么卖”
的问题。在下游,茶联找到
300
家门店汇聚于此,帮助其以更低的价格集中采购、扩充产品线,但还没有提供垫资、承担库存等增值服务。茶联选择品牌的标准是通过品茶协会鉴定的品牌茶,茶叶
b2b
平台还有顺为资本投资的
“茶帮通”,是茶类
b2c
商城
“醉品商城”
孵化的
b2b
项目。该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交易抽成,平台抽取渠道佣金
2%-10%,与品牌商联合出品的茶品则抽取佣金
10%-20%,目前暂未涉及供应链金融服务。茶联
ceo
翁智鸿告诉
36
氪,其产品于
2016年1月
上线后,已签约
5
家品牌茶企,300
家门店;平台成交额
150
万,通过交易产生利润
10
万元。现有店铺基本保持一周一次的进货频率,平均单次进货成本为
1500
元。团队方面,ceo
翁智鸿是华南农业大学茶学本科毕业,曾任职于行业领头公司(八马茶业、华巨臣),有近十年市场、品牌负责经验;产品总监周琦曾任淘宝网资深产品经理、大益茶集团电子商务顾问;运营总监黎明曾任职于金蝶软件、腾讯。该公司正在寻求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