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的26座古茶山巡礼之老乌山古茶山
发布时间:2025-10-09 点击:10
《诗大序》言:“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生于云南的人,故有“张嘴成歌,身动如舞”之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南的水土除了养人外还养得一方好茶。本文所言老乌山古茶山,有一种奇葩的古茶树,当地人称之为“会跳舞”的古茶树。此种古茶树其枝条如柳条般纤细,可随风而舞,婉若众仙子聚于云雾之中翩跹起舞,因其形像辨,枝似藤,韵如柳,被当地人冠以“辫子茶”“藤子茶”“柳条茶”等称谓,业界时髦叫法称为“藤条茶”。
藤条茶是镇沅打笋山和老乌山一带特有的品种,是根据当时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变易型的种类,是介于大叶种和小叶种之间的一种中叶品种,要上百年的老古树茶才有此“娇颜”。当地茶文化学者李琨说,年岁越高的“藤条茶”,其藤条越长越弯,越长越细,“跳起舞来”煞是好看。而用这种古树藤条茶做出来的茶叶颜色银亮,入口醇和柔滑,香气高扬,深受茶人喜爱。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普洱古树茶热在市场上掀起的热潮后,老乌山古茶山的“藤条茶”因茶叶的品质上佳,也逐渐被茶商茶客所追捧。
老乌山自古产茶,历来是普洱茶生产地的重地。据相关考证,当地从唐朝便开始人工栽培茶叶,迄今已有一千年多的历史。因茶树资源的丰富,面积仅次于景迈山,从野生型到驯化型再到栽培型均有分布,成为茶树类型不同时代的活标本群落,也是镇沅五大古茶山中古茶树群落分布最多,且拥有全球最大的藤条茶区的茶山,被业界称为“一座活的古茶树博物馆”。
据2006年普查统计,老乌山古茶山有野生茶群落8616亩、百年以上的古茶园2870亩;茶园呈块状分布,大多藏匿于无量山中与原始森林混生在一起,部分茶园在村寨边,以粮间种,管理一般,树势较强,品质优良,主产晒青茶。主要分布在镇沅县按板镇的文立、罗家、那布村以及振太乡的部分村。这一地带,终年云雾缭绕,海拔2057至2240米,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年平均气温14.1至15.2摄氏度,年降水量1390至1502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其代表植株有按板镇文立村的文立大茶树此茶树叶特大,分类上属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