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芬十年“茶路”没白走

发布时间:2025-08-24 点击:3
原标题:十年“茶路”没白走
“银壶煮水,悬壶高冲,敬奉香茗……”眼前的茶艺师细语柔声,讲解着关于壶茶的来历。很难想象,这位出生于1989年的漳州姑娘,已走过11年的“茶路”,凭着闽南人的闯劲,从1家店开到7家店。
提起那段“艰苦岁月”,郑惠芬的语气却轻松、平和。初中一毕业,她就离开家乡漳浦,到漳州一家纸箱厂打工。次年,她又前往厦门,在一家茶店当服务员。2005年底,茶店要在福清开分店,可是缺人手。“老板问我去不去,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郑惠芬说,带着仅有的180元,她只身前往完全陌生的福清。
“干一行,要爱一行,精一行。”郑惠芬说,在一次次泡茶中,不断学习茶文化与茶礼仪,积累了销售技巧和理念,也慢慢学会了福清话。不久,她就被提拔为店长。经过几年摸爬滚打,郑惠芬有了积蓄,也有了更大的梦想。2007年,她拿下了“裕园茶”福清总代理权,与朋友合开了第一间门店。
“刚开店的那几个月,请不起人,所有事情都自己做,所以现在从运营方式到进货渠道,我都‘门儿清’。”郑惠芬回忆道,为了跑业务,她带着免费的茶具,跑遍了福清的商厦,磨“厚”了脸皮,也增加了客源。
郑惠芬的经营之道,“道”在广交朋友。“认识惠芬好几年了,看着她一步步从员工变成老板,无论遇到打趣或是为难她的客人,她都从容淡定、笑容灿烂。”茶店常客林先生说。
有一年中秋节做促销活动,常客可以凭券免费领取一份月饼。一位客人带着月饼券来店里,不巧,月饼却未到货。客人气愤地认为这是在欺骗消费者,撕碎月饼券,扔到地上就走了。郑惠芬得知后,登门致歉,亲自把月饼送上门。客人最终与她成了好朋友,并为茶店带来了更多新朋友。
好性格为郑惠芬带来了人生的“另一半”。“要不是开这个店,我做梦也想不到,只有初中文凭的我能嫁给一个本科生。”郑惠芬略带“夸张”地说。
7间店、35名员工,其中20名是外地人。在创业过程中,郑惠芬始终帮带着初来福清的外地姐妹们。“看到她们,就像看到十几年前初来乍到的自己。”郑惠芬感慨地说,“只要她们肯干,我都愿意提供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