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肉桂茶的采摘加工制作技术

发布时间:2025-08-14 点击:6
武夷肉桂是武夷岩茶中比较普通常见的一种,以春茶为主,一般肉桂茶的茶树每年四月中旬萌发新芽,五月上旬可以开采,只采摘一季。从加工工艺上来看,属于六大茶类中的乌龙茶,那么,肉桂茶是怎么采摘加工制作的呢?肉桂茶在采摘和加工方面有哪些技术要点?
1、肉桂茶采摘
在肉桂茶大生产中,为了及时采摘,前期少量采小开面,中期大量采中开面,后期少量采大开面。采摘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以晴天午后3时采摘当天完成晒青,制茶质量最好。
根据肉桂品种营养生长较强、驻芽新梢形成较慢的特性,驻芽中开面3~4叶采摘。须选择晴天采茶,俟新梢伸育成驻芽顶叶中开面时,采摘二三叶,俗称开面采。不同地形、不同级别的新叶,应分别付制,采取不同的技术和措施。
2、制作工艺
武夷肉桂茶的制作仍沿用传统的手工做法,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十几道工序。鲜叶萎凋适度,是形成香气滋味的基础,做青系岩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做青时须掌握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先轻后重,先少后多,先短后长、看青做青等十分严格的技术程序。近年来做青多以滚洞式综合做青机进行。
(1)晒青
晒青以均匀薄摊为原则。具体时间及程度看青晒青而定,以叶面光泽消失,叶质柔软,顶二叶下垂(或一叶下垂),青气消失,减重8%~12%为度。随即移入青间摊凉0。5~1小时,目的是散发热气和使叶肉、叶脉间水分分布均衡。
(2)做青(摇青及凉青)
决定肉桂品质的关键性工序。做青间的环境温度22℃~25℃,相对湿度约70%,保持新鲜空气。做青既按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的武夷传统方法,又按肉桂茶青叶的特点,多次摇青(5~8次)。每次摇青次数由少到多,依次递增;摊叶厚度,依次拼筛加厚,使香气缓慢而充分地发展。凉青时间(即每二次摇青之间的相隔时间)先短后长。具体时间及程度依靠手、鼻、眼感官综合观察,标准为青叶手握如绵的弹性感;鼻闻青气消失,由清香转花果香;眼看红边程度三红七绿。整个过程约需8~12小时。
(3)杀青和揉捻
做青结束即投入杀青,要求最后一次摇青后40分钟内进行杀青,不宜堆放过久,以免堆叶发热引起发酵过度。锅底温度以250℃为适度。杀青程度掌握以香气显露、折梗不断为准。此时乘热揉捻至叶片成条。
(4)烘干拣梗
分毛火、拣梗、足火三个步骤。毛火温度约130℃,时间12~15分钟。毛火后拣梗。足火温度约90℃,烘焙至茶叶含水量约6%~7%,即成毛茶。
(5)复火(炖火)
足火后的毛茶是否需要复火,依不同销区消费习惯而定。如广东潮汕和山东北京部分地区,要求成品茶火功较足,毛茶须进行一道或二道复火(俗称炖火),第一次炖火80℃~90℃,6小时;特殊要求情况下,于第一次炖火后半个月进行第二次炖火,火温70℃~80℃,7~8小时,烘至茶叶含水量约5%。炖火后的成品茶具有焦糖香和耐冲泡的特点,但足火所产生的香味型物质,经炖火后丧失殆尽!
从武夷肉桂茶的采摘要求和制作工艺上看,肉桂茶的艺十分繁琐复杂,也只有重在茶香的肉桂茶对香气这部分要求才更加精细,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武夷肉桂的采摘加工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