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码头苦力饮品到人手一杯,价值千亿的奶茶生意靠什么崛起?
发布时间:2025-08-13 点击:3
17世纪的欧洲正是资本主义兴起阶段,欧洲贵族得以从印度、中国等地区大量引进红茶。
由于红茶口感偏涩,欧洲贵族们选择在茶水中加入些许牛奶,以此来提高红茶的口感,英式奶茶就此诞生。
世界贸易往来让英式奶茶陆续传入香港和台湾,港式奶茶和台式奶茶应运而生。随后,港台奶茶先后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度成为中国人酒足饭饱后必不可少的饮品。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聪明的大陆商人在港台奶茶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种类繁多的奶茶品类逐渐占据了中国人的日常。
奶茶发展史
奶茶这款“百嗑不厌”的饮品,由此也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个完美注脚。
港式丝袜奶茶
1943年,18岁的潮州小伙林木河为了生计,到香港投靠在三角码头开茶档的叔叔。时值乱世,来港的潮州人大多目不识丁,只能充当苦力,码头也就成了他们的聚集地。
27世纪初港式奶茶诞生于香港石板街
时间长了,林木河便和船上的海员们熟络起来。出海归来后,海员们会给林木河带回世界各地的茶叶,让他品尝。
在一番尝试后,林木河发现锡兰红茶冲出来的奶茶口感最好,最受海员和码头工人们喜欢。
不过后来也有工人反应,林木河煮出来的奶茶,早上香醇可口,但一到下午味道就会变苦,有时搞不好还会拉肚子。
林木河创办“兰芳园”
林木河创办“兰芳园”
细心的林木河开始排查原因。为了节约成本,那会儿林木河和香港的绝大部分大排档一样,都是早上煮好一大壶茶,以此供应一整天的量。上午熬好的茶水,到了下午味道自然变浓了,冲出来的奶茶也比上午的苦。
为此,林木河找遍了整个香港,却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小茶壶。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委托工匠专门为他打造了一个小巧的铜壶,这个铜壶一次只能冲十杯奶茶。
传统的茶袋布料太过于疏漏,在滤茶时经常会有茶渣掉入茶水中,林木河便寻思着用更密的毛布代替。他让老婆缝制了直径和铜壶相仿的茶袋,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过滤掉茶水中的渣滓。
丝袜奶茶
新茶袋用的时间长了,原本白色的茶布被茶水染成棕褐色,滤茶时耷拉地垂下来,样子和女人的丝袜有几分相似。
经年累月,来喝奶茶的码头工人们习惯跟林木河招呼道:林仔,给我来一杯丝袜奶茶。
“丝袜奶茶”,这个奶茶江湖上极为经典的款式,就这样被码头工人这些寻常百姓命了名。
经过改进,林木河精心打造的丝袜奶茶大受欢迎,不仅码头工人和海员们爱喝,就连普通香港市民也慕名前来。
1952年,林木河叔叔离开香港,将大排档生意交给了林木河。在略有学识朋友的帮助下,林木河给大排档取名为“兰芳园”,寓意奶茶如兰花一般,芳香四溢。
上世纪80年代,林木河按揭贷款买下了中环结志街2 号的铺面。
三十年过去了,兰芳园的生意已传到林木河两个儿子林俊忠、林俊业手中,而兰芳园的丝袜奶茶也早已演化为香港文化的一个符号。
林氏父子
就连周润发、谭咏麟、陈奕迅等天王巨星,都是从小喝着丝袜奶茶长大。如今到兰芳园店里消费,墙上还挂着不少明星与兰芳园店主的合影。
台式珍珠奶茶
上世纪后期,港台两地的交流十分频繁。香港丝袜奶茶的崛起,让奶茶在台湾的普及大大提速。
1983年,台中汉子刘汉创办了一家名为“春水堂”的冷饮茶店。是年,喜欢吃粉圆的春水堂员工林秀慧,尝试着把水果、糖浆、糖渍地瓜和粉圆加入奶茶中。
春水堂
经调制后的奶茶,甜甜的茶水中又带有嚼劲十足的粉圆,吃法新鲜而又独到,在近一周的内部试验中反响甚好。林汉喜出望外,将其命名为“珍珠奶茶”,大肆传播。
1986年,台南翰林茶馆老板涂宗兴在一次目睹白色粉圆后,突发奇想将其加入到奶茶当中。添加黑糖后的粉圆由白变黑,如珍珠一般圆润光泽,因此涂宗兴也将其起名为“珍珠奶茶”。
翰林茶馆
自此,台湾奶茶界,“北春水南翰林”两极争霸的格局正式形成。
关于谁是珍珠奶茶的发明者,双方各执一词,时有口水战,两家更是在2016年对簿公堂。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缺乏证据,最终双方都没能赢下这门官司。
早期的珍珠奶茶用汤匙吃
万幸的是,珍珠奶茶因为没有相应的专利权和商标限制,得以在台湾乃至亚太地区广为流传,逐渐发展成为奶茶界一大经典款式。
飞入寻常百姓家
起初,由于没有合适半径的吸管,珍珠奶茶和丝袜奶茶一样,都是装在杯子里喝的,那会儿大家都是用汤匙来吃奶茶底部的粉圆和珍珠。
珍珠奶茶的流行,直接推动了合适口径吸管的生产。有了宽口径的吸管,大家就可以同时品尝到q弹可口的珍珠和香醇美味的奶茶,体验效果极佳,这极大地推动了珍珠奶茶的普及。
90年代末期,自动封口机的出现让奶茶生产变得更为方便,传统堂食的消费模式逐渐演变为外带。
一家门店同时服务的人数倍增,收入攀升,奶茶也就成了备受青睐的好生意。
自动封口机
那段时间,休闲小站、大卡司、快可立、快三秒、50岚、乐立杯等奶茶品牌纷纷涌现。年轻人总是喜欢追逐时髦,很快奶茶这一新鲜玩意儿就被中国内地年轻人所接受。
90年代初,作为连锁品牌的第一批探路者,大卡司迈入内地市场。休闲小站、快立可也紧随其后,加入内地连锁品牌的竞争行列。
大卡司
巨大的利润空间让中国商人趋之若鹭,加盟店的模式使得连锁品牌店如雨后春笋版风靡各大城市。
连锁品牌跑马圈地的同时,不少商人也自立门户,在学校、商场等人口聚焦区开起了杂牌奶茶店。
一些商人还打着“兰芳园”“春水堂”的招牌,浑水摸鱼,开起了山寨店。不过由于不熟悉内地法律,兰芳园、春水堂等港台品牌维权难度极高。
大陆商人山寨“兰芳园”
2000年前后,内地奶茶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价格从1元至20元不等。只消几块钱,就能品尝到美味可口的奶茶,这成为不少内地人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
杯装奶茶崛起
奶茶的风行,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瓶装饮料的市场,这让在湖南从事棒棒冰生意的蒋建琪倍感压力。
为了一探究竟,蒋建琪跟风排队买了一杯奶茶,品尝过后,这杯小小的饮品给了他十分的惊喜。于是,他就琢磨着怎么把这门生意做大做强。
彼时,大卡司、休闲小站等连锁奶茶品牌已经在内地市场站稳脚跟,正面争锋并不是好选择。
2005年,蒋建琪创办了香飘飘奶茶,他另辟蹊径,将现调奶茶压制成粉末状,以杯装的形式进行销售。该产品一经投放,便收获不错的反响。
香飘飘奶茶
经过几轮产品调试,艺高人胆大的蒋建琪开始在湖南卫视等省内媒体大肆投放广告,用密集宣传对消费者进行狂轰乱炸。
这一招收获奇效,直接轰开了中国的杯装奶茶市场。
资本向来是嗅觉灵敏,很快优乐美、南国、统一等品牌加入了杯装奶茶的战争,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战就此打响。
那段时间,周杰伦手捧奶茶,莞尔一笑的广告画面非常经典。
“你是我的优乐美……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这句对白成了不少小伙泡妞的必备台词。
周杰伦代言优乐美奶茶
2017年,香飘飘在与优乐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率先在a股上市,市值高达60亿。上市前,蒋建琪还用8050万港元的价格,从林木河父子那获得了“兰芳园”品牌在中国内地的永久使用权。
蒋建琪在香飘飘上市仪式上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兰芳园品牌在内地不断被山寨的尴尬局面,也算是两代奶茶人的接力传棒。
贡茶、一点点当道
2000-2005年是内地奶茶行业野蛮生长的阶段。
那时奶茶原料价格十分低廉,一袋950克装的原料约有几千颗“珍珠”,零售价仅5元,批发价更是低至4.5元,按照320毫升的杯子来计算,一袋珍珠可以调配40杯奶茶。
此外,奶茶的调制法宝奶精、果粉也极为低廉,一袋一公斤装的果粉和奶精批发价在12元至20元不等,分别可冲50杯和70杯奶茶。
奶茶店风行
暴利让无数的跟风者前赴后继地入局。为牟取更多的利润,不少奶茶店的产品质量堪忧。
从2005年起,媒体开始密集地报道奶茶行业的负面信息,“橡胶珍珠”“添加剂”等词汇充斥报纸版面。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加速了部分奶茶品牌的死亡,内地奶茶行业的第一波高潮基本退去。
行业的低迷让从业者痛定思痛,这期间,贡茶和一点点等品牌经过产品创新,开始崭露头角。
贡茶
奶盖茶是贡茶的一大创新。
将牛奶、淡奶油和些许盐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做出来略带咸味的奶盖深受大众喜欢。尽管还是奶和茶两样东西,但奶盖茶将两者分开,既可以先吃奶盖再喝茶,也可以将两者搅拌均匀,和传统奶茶无异。
奶盖茶大受欢迎
这一轮产品创新再次提振奶茶市场。四云奶盖·贡茶、禧御贡茶、御可贡茶、喜年贡茶等一众品牌纷纷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各家均对外宣称自己才是真正的贡茶。
与此同时,深受山寨产品困扰的台湾奶茶连锁品牌50岚,跋山涉水,亲赴大陆开拓疆土,接连创办一点点和koi两大品牌,风头正盛。
一点点
全力拥抱资本
在一点点和贡茶大热之时,2012年,广东小伙聂云宸在江门九中街开了一个小小的门店“皇茶”,开张前一天他还在店里修改菜单。
毕竟只是小本生意,20岁的聂云宸只能一人包揽店面装修、菜单设计、产品调制等工作,天气不好时,每天只能卖出几杯茶。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
尽管前期出师不利,但善于琢磨的聂云宸不断与顾客沟通,了解用户喜好,持续更新产品配方。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便有所好转,不久小店的生意开始出现排队的现象。
2016年“皇茶”正式更名为“喜茶”,2017年聂云宸转战华东,在上海人民广场来福士开出了华东首店。开业当天,数百名顾客在大厅被蛇行通道分成了6条长队,等候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6小时,为的就是能买到一杯心仪的喜茶。
喜茶华东首店排队盛况
自二三线城市发端,从华南一路北上至华东、华北,单店日销4000杯,排队盛况空前,1992年出生的聂云宸用5年的时间,将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喜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网红店。
另一厢,此前从事it行业的彭心也瞄准了奶茶市场。2015年她辞掉工作,在深圳商超开了第一家门店——奈雪の茶,首创“茶+软欧包”的模式。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
高端的定位,加上卖相极佳的水果茶,让奈雪の茶在短时间内成为茶饮界的香饽饽。
在经历了早期加盟店品控不达标、山寨店泛滥的乱象后,喜茶和奈雪の茶这些新晋品牌从一开始就着力避免这些问题,只直营不加盟的模式让质量问题得到充分保障。
奈雪的茶门店
尽管“雇人排队”等非议仍然存在,但凭借着上亿元的融资,喜茶和奈雪の茶用更繁华的地段、更有格调的装修、更高级的产品逐渐站稳脚跟。
奶茶行业也在低迷多年后焕然一新,全力拥抱资本成为主流趋势。
如今的奶茶行业,水果茶、软欧包、奶盖茶等创新层出不穷,但抛开繁杂的品类和众多的品牌,其内核是行业的日渐成熟和资本的逐步接管。
喝喜茶成为一种时尚
岁月如歌,匆匆七十载。
从上世纪40年代林木河在香港三角码头首创丝袜奶茶,到台湾北春水南翰林将珍珠奶茶发扬光大,再到今日喜茶、奈雪の茶等网红店的崛起,奶茶行业从不缺少故事。
江湖夜雨,没有厮杀就没有进化。
乱世出英雄,昔日最为简单的奶茶粉末,今日已演变为种类繁多的饮品,奶茶匠人们的创新,为每一代消费者献上了属于该时代的独特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