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市茶叶品牌现状及茶叶产业品牌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21 点击:19
一、衡阳市茶叶品牌现状
茶叶产业曾是衡阳市的农业支柱产业和特征产业,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沉。西汉时期就开始产茶,唐代的“南岳云雾茶”和宋代的“塔山山岚茶”、“江头茶”成为贡茶。顶峰时期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全市茶园面积逾20万亩,有大大小小茶场1497个,茶叶成为衡阳市第二大出口创汇产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市茶叶产业严重滑坡。进入新世纪以来,茶叶产业在调整中恢复,现有茶叶面积10.05万亩,创立了南岳云雾茶、绿彤有机茶、塔山山岚茶、江头贡茶、顶峰毛尖、岳北大白等品牌,“寿岳”、“烟霞”、“京湘”、“水木芙蓉”4个商标获湖南省着名商标称号。南岳区茶业协会2015年开始请求“南岳云雾茶”地理证明商标注册,常宁市茶业协会这年开始请求“塔山山岚茶”集体商标注册。南岳、常宁塔山、衡南宝盖、祁东顶峰等茶叶生产基地经过欧盟有机认证。南岳、衡山、常宁进入全省优势区域建设重点县。全市现有1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星级休闲农庄,22家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组织。
但是,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出现许多窘境,与成为农业支柱产业的要求相差甚远。存在的问题次要有二个:一是投入缺乏。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茶叶生产被边缘化,市及县级财政差不多没有多少资金投入,缺乏可行的优惠政策及扶持措施。全市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虽然不少,但由于投入太少,具有带动作用的企业不多,缺乏真正的龙头。二是品牌不响。各茶叶生产、运营者各吹各的调,各打各的牌,初级产品多,加工增值少,品类多,品牌少,没有大产业、大市场、大一统的观念,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对统一打造南岳云雾茶品牌认识不够,患得患失。
二、各级各地有关茶叶产业发展的举措
(一)、农业部
1、《农业部关于促进茶叶生产不断健康发展的意见》:⑴着力稳定茶园面积。⑵加大老茶园改造力度。⑶努力提升茶园管理水平。⑷鼎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⑸积极推进产业化运营。
2、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园艺作物“三品”提升行动施行方案》的通告:以水果、茶叶为重点,组织开展园艺作物“三品”提升行动,推进园艺作物的品类改进、质量改进、品牌创立,促进园艺作物提质增效。力争用3-5年时间,在全国水果、茶叶优势产区,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100个,打造千亩精品果(茶)园1000个,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200个。
(二)、湖南省
1、《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方位推进茶叶产业提质晋级的意见》: 到2020年,建设300万亩优质茶园,无性系良种面积达80%以上,产量45万吨,年出口8万吨以上;力争完成1000亿元茶业综合产值,全省茶农茶业收入翻一番。
2、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的通告:重点建设4个优质产业带(涉及37个县市区):u型优质绿茶带、雪峰山脉优质黑茶带、环洞庭湖优质黄茶带和湘南优质红茶带。在全省茶叶优势区域新建10个年出圃1亿株以上无性系工厂化容器育苗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其中衡阳市1个,重点建设良种母本园、良种采穗圃、设备苗木繁育圃等,面积500亩以上。
3、《湖南省财政厅关于支持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⑴、支持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⑵、支持茶叶生产基地建设;⑶、支持茶叶产业效劳体系建设;
⑷、支持茶叶品牌联盟创立;⑸、支持茶叶国内外市场开辟;⑹、规范茶叶产业生产运营主体的税费。
(三)、我省有关市州
1、湘西自治州:《中共湘西自治州委、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茶叶产业的意见》:成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州委常委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州里每年整合资金8000万元,其中扶贫开发2000万元、国土开发2000万元、农业开发3000万元、财政1000万元。
2、岳阳市:出台了《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施行意见》、《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告》2个文件,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550万元。
3、郴州市:出台了郴政发文件,设立了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30万元。
4、常德市:编制了《常德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出台了《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
(四)、本市
1、常宁市:制定了规划,成立了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人大主任任组长,下辖办公室;出台了常政发《常宁市关于加快发展茶叶产业的施行意见》文件,市财政应安排每年不低于300万元的茶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2014年、2015年分别为500万元、6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4000多万元支持茶园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备建设。成立了常宁市茶业协会,明确并注册“塔山山岚茶” 集体商标为区域公共品牌。
2、南岳区:2014年成立了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这年出台了《南岳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南岳云雾茶产业发展的施行意见》文件,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300万元的茶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成立了南岳区茶业协会,请求注册“南岳云雾茶” 地理证明商标为区域公共品牌。
三、茶叶品牌化发展模式及范例
(一)茶叶品牌化发展模式
日前茶叶品牌化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区域品牌模式,另一种是企业商品品牌模式。前者是指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才能、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构成以生产区域地址为名的品牌;后者是指企业经过商标注册,给企业本身和所提供的商品或效劳树立一个显着的标识。
(二)范例
1、湖南省:依托省发展和变革委员会的支持,这年4月成立了湖南省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将整合优化湖南省茶产业资源,打造“生态、安全、有机、优质”为内涵的“潇湘”大湘西茶产业集群品牌,省发改委、省农业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大湘西地区茶叶公共品牌建设的施行方案》文件,使“潇湘”茶公共品牌成为全国着名、全世界知名的茶叶品牌。
2、益阳市(保持发展型):益阳市的茶叶次要在安化县,2015年,全市茶叶面积40.21万亩,安化28万亩;全市茶业综合产值131.67亿元,安化102亿元。益阳市举全市之力效劳于安化,统一打造“安化黑茶”区域公共品牌。于2007年成立的安化县茶业协会注册了“安化黑茶”证明商标,国家质检总局2015年正式命名安化县黑茶产业聚集区为湖南省首个获批的“全国知名品牌创立示范区”。日前,共拥有安化黑茶、白沙溪、华莱、怡清源4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省着名商标,8家湖南名牌企业;拥有安化茶、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3个集体(证明)商标;拥有天尖、贡尖、黑砖、花砖、花卷6个维护商标;拥有国家地理标志维护产品——安化黑茶1个,还有1家中华老字号企业、2家湖南老字号企业。
3、岳阳市(重组发展型):2012年,岳阳市60多家茶企联名向岳阳市人民政府恳求统一运用“君山银针”商标,而商标拥有者——湖南省茶业集团公司控股的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既不赞同转让,也不赞同有条件地运用,于是,市政府决定重新注册商标,由岳阳市茶叶协会于2013年9月请求了“岳阳黄茶”证明商标,2014年4月获批,统一打造“岳阳黄茶”区域公共品牌。继2012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黄茶之乡”后,2013年举行了第九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暨“岳阳茶文化节”、“全国茶叶博览会”和“中国黄茶发展论坛”,2015年举行了第二届“岳阳黄茶文化节”。
4、常德市(错位发展型):近几年来,常德市精心打造了石门银峰、桃源大叶茶、澧县双上绿芽3大县域品牌。为进一步复兴茶产业,去年提出了“打破红茶、提升绿茶、稳定黑茶、茶产品多元化”发展思绪;同时,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将县域内各茶类、各品类、各层次茶叶产品整合到一个品牌名下,构成高、中、低档搭配合理,绿、红、黑及功能性茶产品严密结合的系列茶叶产品体系。这年年初,常德市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常德市供销集团、石门壶瓶山茶业、桃源百尼茶庵茶业及常德成邦房产经纪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湖南武陵秀峰茶业有限公司,瞄准红茶市场,推出了“武陵红”这一常德红茶区域公共品牌 。“武陵红”作为常德红茶区域公共品牌,建立在桃源大叶、石门高山茶等优质茶叶的基础上,拥有“金红汤、花果香、甘香味”等鲜明特点。这年5月30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常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中国·常德第一届红茶文化节暨“武陵红”品牌推介会。
5、张家界市(依托发展型):基于“张家界茶”这个以市域名作为商标的茶叶品牌、只为一家茶叶企业一切、不是公共品牌的现状,这年,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向国家质检总局请求“张家界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维护,依托张家界名山,统一打造“张家界茶”区域公共品牌,完成“张家界茶”品牌公共化、公益化,鼓励茶叶企业在“张家界茶”品牌之下各显神通,打造各自的特征商标或子品牌。
四、衡阳市茶叶产业品牌化发展的建议
1、确立茶叶产业发展的目的。以茶叶产业作为农业第六大支柱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南岳、衡山、常宁、耒阳、衡南、祁东、衡东等茶叶产区为重点,建设标准茶园,每年以1万亩以上的建设速度,到2020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5万亩,2025年达到20万亩,完成茶业综合产值100亿元。突出抓好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加大生态茶园建设力度,在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着力培育扶持龙头茶企做大做强,整合资源,统一打造品牌,重点创立衡阳茶叶“一绿一红”特征,在茶产业、茶文化、茶经济、茶旅游等方面积极探究与创新,持续完善延伸茶叶产业链,创出一条具有衡阳特征的茶叶产业发展之路。
2、坚持不懈地推进茶叶产业发展。一是成立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构成政府抓政策扶持、部门协作配合、企业带动生产发展的良好体制机制。二是出台《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尽快出台支持茶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每年召开发展茶叶产业专题会议,主导鼎力推进基地建设,加快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区域公共品牌。三是设立茶叶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以上作为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茶叶龙头企业扩展运营规模,对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扩展产能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贴息、茶苗繁育、茶园标准化建设、品牌打造、茶文化宣传等。市直有关部门及相关县、市、区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投入,齐抓共管,构成合力。鼓励有志之士及社会资金参与到茶产业发展中来。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衡阳市茶叶产业。
3、加大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一是支持新建茶园。对验收合格的连片开发50亩以上的茶园基地,按每亩200元的标准,市财政予以补贴。二是开展茶叶标准园创立。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投的方式,支持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茶叶标准园建设。三是支持茶叶合作社的发展。对产业基础好、效劳才能强、营运机制健全、辐射带动作用大的茶叶合作社,3年内不断给予奖励。
4、加大茶叶产业效劳体系建设。一是加大茶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对验收合格的20亩以上的茶苗繁育基地按每亩1000元的标准,市财政予以补贴。二是加大茶叶技术研发和推行。开展茶叶高效栽培、生物防治、水肥管理、机械采摘、精制加工等技术的研发和推行。三是加大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和生产记载档案制以及产品信息质量可追溯系统,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认证。四是加大茶农教育培训。举行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的茶农培训班,培育懂技术、善运营、会管理、能创业、有文化的新型茶农。五是加大购机补贴。将现代化茶园田间管理机械和加工机具纳入国家农机购买补贴范围。
5、强力打造南岳云雾茶品牌。一是整合资源,统一品牌。市人民政府协调,强力推进茶品牌的整合工作,确定南岳云雾茶为全市区域公共品牌,并对相关商标进行全方位注册。二是确立主体,统一标准。确立好南岳云雾茶品牌的管理机构。三是重视形象,统一标识。统一南岳云雾茶标准的制定、宣传筹划、产品包装的设计和供应,相关企业以各自不同注册商标标识进行营销。四是开掘文化,丰富内涵。把弘扬茶文化纳入衡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衡阳茶文化与禅文化、寿文化有机融合,使之成为衡阳厚重文化的载体与传播媒介。五是创立品牌,做大做强。对2015年往后取得的有机茶认证(面积300亩以上)的茶企,成功注册地理证明商标的行业组织,成功取得国家地理标志维护产品或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单位,初次取得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茶企,初次取得湖南省名牌产品或湖南省着名商标的茶企,分别给予奖励。
6、鼎力弘扬衡阳茶文化。一是每年举行一次中华茶祖节?南岳祭茶大典活动。二是支持市茶业协会发扬行业管理优势,积极开展茶事活动,加强茶企培训,对茶馆茶行实行星级管理。三是普遍宣传,传播茶文化,普及茶知识,拉动茶消费。
7、积极营建各级各部门鼎力发展茶叶产业的浓厚气氛。市委、市政府将茶叶产业发展状况列入相关县市区绩效考核。农业部门科学制定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保证优质种苗供应,提供技术效劳;发改、林业部门将茶叶产业纳入退耕还林后续项目施行;国土资源、水利部门将茶叶产业发展纳入土地整理项目和水土保持规划;扶贫、移民、农业开发等部门将茶叶生产作为产业开发的重要扶持内容;农机部门将茶叶生产、加工农机补贴落实到位;科技部门对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重要领域的科技攻关给予扶持;商务、供销、旅游等部门开辟茶叶市场,为茶叶销售提供效劳;税务部门落实茶叶产业发展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强茶叶市场和生产加工环节的管理,依法严峻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茶叶产品的行为;金融机构为发展茶叶产业提供信贷支持;财政部门、保险机构有方案地开展茶叶生产保险和保费补贴试点,加强抗风险才能;乡村经管部门及基地所在乡镇村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尹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