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海峡茶会以 “海峡叙茶缘 奇茗话春秋”为主题开幕
发布时间:2025-05-17 点击:4
好茶网讯:6月15日,以“海峡叙茶缘 奇茗话春秋”为主题,的第七届海峡论坛·第二届海峡(平和)茶会在福建漳州平和县白芽奇兰茶交易中心开幕。吸引两岸茶业专家、学者、茶商、茶人共700多人,共同探讨茶产业发展大计。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茶会共设展馆内、外两个展区。茶会共有133个展位,其中展馆内设48个标准展位、13个特装展位;展馆外设72个标准展位,包括茶机械展位12个,白芽奇兰店面60个。展示内容涉及两岸茶产品、茶食品、茶具、茶机械等茶产业相关产品。
记者了解到,白芽奇兰是我国乌龙茶的良种。1518年在平和被发现,至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白芽奇兰茶1986年首次获得福建省名茶称号,去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台湾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国际茶览会的指定用茶。
漳州市委书记陈家东表示,近年来,漳州市把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八大特色现代农业之一。以质量品牌发展战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注重拓展漳台茶产业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台湾知名茶叶企业,推广应用台湾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壮大茶产业整体实力。去年全市茶叶面积46.3万亩,乌龙茶产量7万吨,占全省近三分之一。产值40多亿元,拥有较大规模的茶叶企业一百多家,形成了茶叶、茶食品、茶具,引发生产加工的茶产业链。“海峡两岸茶同根,我们将以本届海峡茶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台湾茶产业的合作交流,着力打响白芽奇兰这一最具漳州味的特色茶品种,推动全市茶产业品质提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
海峡两岸茶叶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文化的茶叶只是片叶子,平和白芽其兰茶产业要发展,就要做有品质、有文化的茶,平和要以举办本次茶会为契机,文化为先,先声夺人,深挖丰富的文化内涵,以茶文化引领产业发展,打响平和白芽其茶品牌。
茶是中国的元素,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杨祖基表示,茶见证了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发挥着连通海峡两岸人民心灵纽带的作用,承载着参加海峡茶会茶人们的殷切希望。杨祖基说,在万里茶道和海上茶路上,闽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年来,闽台茶界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深入。这种交流与合作使两岸茶界都获益良多。”杨祖基希望,两岸茶人要不断创新合作体制和合作模式,推进茶产业的共同发展,借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发展契机,重塑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共筑中国茶文化的辉煌明天。
开幕式上,茶会还举行了平和白芽奇兰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授牌仪式,并为海峡茶会“平和杯”台湾冻顶乌龙茶王赛、白芽奇兰茶王赛和第二届海峡(平和)茶会白芽奇兰优秀企业颁奖。
作为配套活动,本届茶会还将同时举行茶产业论坛。15日上午为专家学者论茶环节,围绕中国茶的格局与展望、两岸茶缘等主题进行探讨;下午设茶产业专题讲座,包括《适应新常态,实现新提升》《膜管技术纯化茶叶中儿茶素及其产品之应用》《茶叶市场商机与营销模式》等。此外,平和县还将推出茶乡游与茶体验、茶服装秀及茶道表演等系列活动。
白芽奇兰因其鲜叶芽尖带白毫,成品茶具有独特的类似兰花香气而得名。“平和县是白芽其兰的原产地,目前,全县茶业种植面积12.5万亩,其中,白芽其兰种植面积10.8万亩,年产量1.1万吨,产值20亿元。”中共平和县委书记沈金水表示,百芽其兰茶产业成为继琯溪蜜柚后,又一带动平和农民致富的农业支柱产业。
当天,“万商汇·中国平和白芽奇兰茶交易中心”也正式开业。据悉,万商汇项目是2014年度福建省重点项目,项目位于平和县南环路与文锦路交汇处,占地350亩,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项目规划建设茶叶批发、茶包装、茶机械展示交易区、茶文化体验区、茶叶研究、检测中心以及配套的餐饮娱乐区、旅游集散区、智能办公电子商务区、建材家居商贸展销区。其中,“中国平和白芽奇兰茶交易中心”是万商汇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之一,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茶叶店面90间。目前一期1万平方米65间商铺已经全部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