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行气的青苏茶

发布时间:2025-05-09 点击:1
肝脏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然而很多人有肝气不和的症状,生活中要多注意。尝试些调理方法,例如喝些青苏茶。青苏茶的功效就是帮助治疗肝气不和的,来看青苏茶的用法!
原料
青皮5g、苏叶3g、白芥子3g、龙胆草3g、归尾2g、花茶3g。
用法
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ml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疏肝行气止痛。
用途
肝气不和,胁肋刺痛如击如裂者。
肝脾不和证
肝脾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两脏关系失调,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症。又称肝脾不调。临床以胁腹胀痛为主要表现。常见于泄泻、腹痛、胁痛、鼓胀、月经不调,以及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病因病机
多由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饮食失调,劳倦伤脾等引起。两者可相互影响,如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者,称木横侮土,若脾失健运,气滞湿阻,而影响肝气疏泄者,则称为土壅侮木。
临床表现
胸胁胀满或窜痛,时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发作性腹痛腹泻,舌苔白或腻,脉弦。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肝脾不和证,以胸胁胀满窜痛,纳呆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胸胁胀满窜痛,喜太息,情志抑郁,急躁易怒,为肝气郁结的表现;纳呆腹胀,便溏不爽为脾失健运之表现;腹痛欲泻,泻后痛减为肝木横逆脾土。肝失疏泄与脾失健运互相影响,肝脾失却正常的协调关系而成肝脾不和证。
鉴别诊断
本证当与单纯的肝气郁结证与脾虚湿困证相辨别。单纯的肝气郁结证与脾虚湿因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本证既有肝病又有脾病的见症,但早期可先见一脏的临床表现,然后累及他脏而出现另一脏的病证,两脏可互相影响。
肝脾不和与肝气犯胃均由肝气横逆侵犯中焦所致。脾胃同居中焦属土,因此,两证均属木旺乘土,均可出现胸胁胀满疼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等临床表现。但脾主运化,其气主升;胃主受纳,其气主降,因此肝脾不和证除见肝气郁结表现外,兼见腹胀泄泻等脾失健运之症状;而肝气犯胃,除肝气郁结外,常伴有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呕吐等胃气上逆的表现。
肝气郁结的治疗
证候
肋胁疼痛,善太息,脉弦。或兼见寒热往来,脘腹胀满,纳呆食少。治则: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方
柴胡舒肝散。
方药
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
瘀血征象明显,加用丹参;兼有嗳气吞酸、口苦者,加用左金丸;兼有食滞征象者,加用麦芽、鸡内金等。
结语:有关青苏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青苏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青苏茶的用途是帮助治疗肝气不和,对于此疾病,上述也有提及。对肝气不和的病症还有诊断,大家要多多学习关注哟。对自己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