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文化的“七大美”
发布时间:2025-04-10 点击:31
福建讯
日本茶道文化的“七大美”
日本茶道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属性,共有七大美:缺陷、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下面我们来逐个解释这七大美:
缺陷之美
日本茶道虽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却倡议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满,欣赏缺陷。比方,茶道中运用的茶碗,不管从外型到颜色等,经常可见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是釉没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还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挂轴等茶道美术品,入眼的经常不是整齐划一的感觉,多是良莠不齐。这种带有缺陷的美,却常有深度的魅力。日本茶道以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就如中国书法中的行草,行云流水间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独自拥有一种看似不整齐规范的奇美。
简素之美
简约朴素单纯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属性。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禅宗的“无”,所以,茶道的简素,就是“无”的表现之一。比方,日本古来建筑中,神宫和茶室的建筑,虽然理念上都推崇简素之美,但神宫的简素和茶室的简素,却是同一概念下的两种简素。神宫的建筑是古朴、庄岩、静穆,京都的桂离宫,东京的明治神宫,选材上用巨木和整齐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筑,则是简单、质朴、沉寂,选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简瓦搭成,诠释了一种脱离于寺院的俗世修心养性之愿望。这两种简素,都表现了日本禅学的美感。茶庭中只要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茶室中的挂画,也多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横梁,看似毫无精摹细琢,却有种稚拙笨朴的素美,令人入目难忘。进入茶庭和茶室,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要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
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管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在茶室中,经常见到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或老旧斑剥的茶盒等,虽然一目所见,有种枯槁之状,但却令人感悟一种枯中沉淀的力量,外貌不再强大,内在却雄气的阳刚厚重之美。
自然之美
无心,无念,无意识。不管是茶师或茶客,在茶室中,相视深礼一敬时,彼此流显露来的往常心态,为自然之美。古以后本茶道文化中,视人为做作的行为不美。所以,从茶见到茶人的行为,皆追求自然状态。比方,运用的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华美釉彩。最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烧制的粗陶。这和现代的一些所谓茶道新风完全不同。刻意的完满,不是美,自然无心的美,才是纯美。
幽玄之美
中国的古诗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和日本茶道倡导的幽玄之美,有着相反的意境。幽玄之古美,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境之美。比方,在幽暗茶室中,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有种心照不宣的幽静玄美。这种东方的委婉之美,在茶道文化中达到极致。留白处的空旷意境,是一种自觉自悟的韶美,是一种非日常耀眼明灿的幽静玄阔之美。幽玄,不是阴暗沉郁之氛围,而是沉静中的寂落之美。
脱俗之美
踏入茶庭,走过碎石板路,进入茶室入座,这一过程,是一种一时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境。放下尘念,远离喧哗,进入神清心宁的境地,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种忘我脱俗之美。日本茶庭的露地“石板路”,不仅仅是一条短短的途径,而是一种更多意味意义上的回归身心本我的回家之路。进入茶室前的净水洗手等动作,也是一种净心脱尘之举。茶道追求的脱俗之美,不是简单地脱离世俗红尘,不食人世烟火,而是让疲倦的身心得以一时的净化,再以清爽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所谓的脱俗,不是表象的脱离现实的生活规则,而是令人在真实生活中,自然畅顺地融入世道。利休巨匠倡议的“心中一尺自悟”,便是对脱俗最练达的诠释。世人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规地行走尘路,便不易迷失本我,会走得更逍遥自由。比方在茶席中聚会的开始前或结束后,忌讳高谈阔论地夸耀财富和摆弄学问之谈。不管是茶师还是茶客,茶前茶后的交流,大多是轻语温句的情趣之事。脱俗,便是俗人在此一时,求得此一刻的清净俗念之愿。
静寂之美
沉稳、安静、平和,面对日常中的“我”内省内悟,也是日本茶道文化的元素之一。茶道的开始和完了,时常都是在一种无言的静寂中展落。从茶师到茶客到茶具到挂轴到茶花,均以静为旨,以求得悟淡中感知雅美,静中品尝动美。窗外的风声雨声鸟声,室内的水沸滚动声和茶师手中竹刷的轻动做声,众静皆一动过程中的寂美,是红尘俗人在日常中忘知忘觉的美感,而在日本茶道中,沉寂之美,却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可见,日本茶道文化的多重属性,构成了茶道文化久经不衰的生命力。也正是由于这些属性特点,成就了茶道文化的精神——清敬和寂。因而可以说,不管缺少哪个属性,都不能称为真正的日本茶道文化。禅学的“无”经过日常的“茶”,诞生了独特的日本茶道文化。佛学中的“无”经过茶人和茶客的内在醒悟而表现出详细的“道”。日本茶道文化中的“无”,不是空泛的“无”,更不是仅仅用以欣赏的“无”,而是一种创新的“无”。“无”中生“有”,“有”中而“无”。比方古来的日本茶人,在选用陶器时,也会选用外国或普通陶师之作品。这表现了所谓的美妙,是在诸多现有中发现,在无中创新。由于茶道的“无”是一种不受拘谨的自由,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可以激起美的发现和创新。可以说,汉语的“无中生有”一词,被日本茶道文化诠释了新的意境。
以笔者多年客居日本生活中的屡次茶道体验感受,深觉日本茶道文化,不仅仅是茶席之乐,也不单是远离日常生活的茶事。而是融入俗世的人世往常道,令人生常在其“无”的自省中顿悟,展现创新升华的美。“无”是内在、内省、内觉、内悟的本我回归和真我创新,是人性一切洗心革面的精神原点,更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神髓。俗人经过茶而知“无”,因知“无”而觉悟,由于觉悟而悟人间道。
在“茶”中悟“禅”,在“禅”中觉“无”,在“无”中生“有”。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根本,也是红尘俗人回归本我的涅盘。
以上就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七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