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祁门:发扬生态优势复兴祁门红茶雄风
发布时间:2025-03-28 点击:11
祁门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体土类为构造良好、肥力较高的酸红性土壤,具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祁门县是中国红茶之乡,“十二五”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一直坚持“生态兴县”战略,以打造“全省生态经济强县”为目的,启动施行“祁红产业发展‘2111’方案”,特殊是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祁门红茶等四大名茶建设及黄山市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文件公布后,祁门充分发扬生态优势,夯实产业基础,做好品牌文章,茶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坚持“生态立县”提升科技水平
作为全省林业县,祁门县委、县政府一直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展现区建设,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城乡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祁门县倾力施行生态祁门建设,加快推进新安江流域、阊江河城区段、金东河流域综合管理工作,着力抓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加快城乡绿化步伐。
为鼎力复兴祁红产业,祁门县将茶产业发展与“全省生态经济强县”工作有机结合,围绕祁红“百亿产业”目的,加快茶企发展步伐,重点建设祁门文化中心等文化产业项目。为构成产业集聚,营建祁红发展的绝佳环境,2010年以来,该县经过推进绿色产业园区建设,在城东投资10亿元以上,建设祁红绿色产业园。日前已有天之红公司、祥源公司、祁门香公司、阊江源公司、牯牛降祁红庄园公司、谢裕大红茶公司等企业入驻。
在紧跟生态发展步伐同时,祁门县多措并举,提升茶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处理关键技术难题,推进产业创新。
在科技体系培育建设上,该县积极与省农科院茶叶研讨所、安徽农业大学、黄山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组建 “黄山市祁门红茶标准化生产科技专家大院”、“安徽省祁门红茶工程技术研讨中心”、“安徽茶叶产业技术祁门综合试验站”等一批科技试验点,天之红、祥源、祁盛、祁眉等一批企业取得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称号。
在祁红生产科技研发上,自2011年以来,天之红公司、祥源公司等企业率先在全国建成国内首条祁红工夫红茶初制、精制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加工生产线,有效处理了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器材研制、生产线联接、污染控制以及自动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日前全县已建成4条初制生产线、1条精制生产线,祁红自动化加工技术处于全国抢先水平。
在茶树良种繁育上,该县箬坑红旗茶苗合作社与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讨所合作,首创薄膜覆盖高温杀菌技术,处理了业界几十年来茶苗繁育每年必需更换黄心土的方法,大大简便了茶树茶苗的繁育工作。日前,祁门县在祁红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共请求注册专利40余项,祥源、天之红、祁盛、祁眉等企业取得省级科技效果。天之红、祥源等企业祁门红茶创新团队被认定为“黄山市前沿技术创新团队”。
夯实发展基础壮大产业龙头
祁门县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的同时,县本级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300万元的资金,重点用于品牌、龙头、基地、文化及宣传等,积极推进祁门茶产业发展各项工作。
加大标准茶园建设,夯实祁红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祁门县重点抓好天之红祁红专业合作社、华盛农友茶叶合作社、祁春舜溪有机茶合作社及祁眉外中茶叶合作社的现代农业项目茶园基地,发扬柏溪、塔坊、箬坑等乡镇现代农业标准示范茶园辐射带动作用,规范茶园病虫害防治,加快促进全县茶叶向标准化方向发展。持续扩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面积,新建生态高效茶园,改造低产茶园,推行茶园“三品“认证,逐渐提升全县茶园亩效益,完成茶农增产增收。
壮大产业龙头,发扬龙头指导作用。该县积极做好对已引进优质资本、集团企业的效劳工作,加快国药黄山大健康产业公司、祥源公司、天之红公司、谢裕大红茶公司、牯牛降祁红庄园等一批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坚持政策鼓励、资金支持,扶持提升核心企业,发扬大企业、大集团在品牌创立引导、市场推行开辟及对产业发展的整体带动效应,完成资金、技术和资源有机结合。
加快新区茶城建设,提升祁红展现平台。充分利用祁红茶城建设契机,祁门县倾力打造祁门原产地祁门红茶形象展现高标准平台。积极做好重点企业入驻效劳,全新塑造祁红企业形象,打造一流祁红品牌企业;同时高标准建设祁红茶文化展现馆,利用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现祁红历史文化和愿景;此外,做好新区周边景观打造,结合祁红茶文化展现馆,建设祁门新区地标性文化文娱市民休闲体验中心,祁红茶城对祁红产业发展的人气、产业集聚功能已初步显现。
推进品牌创立做好创新文章
市场拓展是祁红发展的生命线,“十二五”期间,祁门县将品牌创立作为拓展市场的重要抓手,做好品牌推介与产品创新文章,着力提升市场拓展才能,市场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扎实提升加工科技,做好产品创新文章。提升祁红质量,必需从初制抓起,依照 《祁门红茶清洁化初制厂建设规范》,该县每年完成30家以上茶叶初制厂的新建、改建任务,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鼎力开发高档、精品祁红和茶饮料、茶食品、茶多酚、茶黄素等多元化精深加工工艺,延伸祁红产业链,提升祁红产业综合效益。以充分发扬祁红的外向性和国际知名度为目的,该县鼎力扶持祁红袋泡茶发展项目,开发高、中档不同风味祁红袋泡茶产品,促进产业晋级,企业壮大,农民增收。
施行品牌创立工程,做好品牌推介文章。为进一步提升祁红品牌影响力,扩展祁红市场占有率,该县针对祁红企业品牌发展状况,施行祁红品牌动态化管理,积极打造祁红五大品牌。为继续加大祁红线下宣传,该县依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方式,积极参与各种展会活动,扩展祁红在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同时有方案、有目的地开展“十城百店”活动,在全国优选10大城市,开展建设100家祁红专营店,拓展祁红市场,提升祁红品牌影响力;积极尝试线上宣传模式,该县鼓励企业创办电商、微商,发扬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发展的改造作用,扩展祁红网络知名度;积极参与国家、省组织的各种著名商标和名牌评选活动,打造独具特征、市场认知程度高的强势品牌。
经过一系列的推进举措,祁门县茶产业实体渠道持续拓展,市场网络进一步完善。祥源、天之红、祁眉等公司在全国次要省份建有各品种型的祁红专营店、旗舰店、形象店、体验店,祁门红茶已进入国内次要中心城市茶叶市场、茶庄、超市、便利店;黄山、海南等重点旅游区市场销售布点正在开辟。同时,该县茶叶电子商务迅猛发展,2014年8月谢裕大祁红公司与祁门渤海红茶运营中心先后在天津渤海商品买卖所上市挂牌买卖,祁红现货首登天津渤海电子买卖平台,为安徽第一例上市买卖农产品。
祁门茶产业发展概况
2014年祁门县茶园面积达17万亩,比2010年15.58万亩提高1.42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三品”认证茶园面积11.4万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67.06%。
无性系茶园面积持续扩展,2014年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5.37万亩,比2010年3.6万亩提高1.77万亩,2014年祁门县被授予“安徽省茶园无性系发展十强县”。
2014年,祁门县一产茶叶产量6615吨,产值6.02亿元,比2010年5129吨、2.15亿元,分别增长28.97%、180%;茶叶综合产值20亿元,比2010年5.75亿元增长247.83%;茶园亩产量由2010年的38.33公斤增长到38.91公斤,亩产值由1606.5元增长到3541.2元,人均茶农收入由1456元增长到4040元。
2014年祁门县共生产红茶5000吨,产值7.1亿元,比2010年3200吨、1.1亿元分别增长56.25%、545.45%。 2015年估计红茶产量达5500吨,产值8亿元。
截至日前,全县2015年已生产茶叶4970吨,产值54970万元,估计一整年茶叶产量7000吨,产值7亿元,茶叶综合产值达22.5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500元。
经过扶优扶强、培育壮大本地企业,借力发展、强化招商引资企业建设等措施,祁门县茶叶企业由2010年的200余家,发展到日前大小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亿元以上规上企业2家,全国茶业百强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