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简单,越茶道

发布时间:2025-02-21 点击:23
>
>
>关于中国茶文化,素来都是茶圈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虚高不实,有人觉得别具特色。虽然百家争鸣,但各类观点都应当尊重和倾听。说起蔡澜大家都不陌生,他祖籍广东潮州,出生于新加坡,留学日本,后在中国香港发展电影和写作事业,被誉为“才子”、“食神”、“老顽童”。生活中的蔡澜,不仅对吃颇有研究,更是爱茶成痴,但一说起“中国茶道”,他却颇有看法。于是,不久前发表出一篇文章,立刻在茶圈引发强烈反响。编者按什么是喝茶的精神?台湾人发明出所谓的“中国茶道”来。最令人讨厌了。茶壶、茶杯之外还来一个“闻杯”。把茶倒在里面,一定要强迫你来闻一闻。你闻、我闻、阿猫阿狗闻。闻的时候禁不住喷几口气。那个闻杯有多少细菌、有多脏,你知道不知道?现在,连内地也把这一套学去,到处看到茶馆中有少女表演。固定的手势还不算,口中念念有词,说来说去都是一泡什么、二泡什么、三泡什么的陈腔滥语。好好一个女子,变成俗不可耐的丫头。如果要有茶道,也只止于像潮州功夫茶或文人茶那样。别以为有什么繁节,其实只是把茶的味道完全泡出来的基本功罢了。一些喝茶喝得走火人魔的人,用一个钟计算茶叶应该泡多少分多少秒,这也都是违反了喝茶的精神。什么是喝茶的精神?何谓茶道?答案很清楚,舒服就是。茶是应该轻轻松松之下请客或自用的。你习惯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管他三七二十一。纯朴自然,一个“真”字就跑出来了。真情流露,就有禅味。有禅味,道即生。喝茶,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就是道。不要规矩,要真性情。有人问我:茶或咖啡,选一样,你选茶还是咖啡?我回答:当然是茶。我对饮食,非常忠心,喜欢茶就不肯花精神研究咖啡。翻看杂物,发现家中茶叶有普洱、铁观音、龙井、大红袍、大吉岭、锡兰、富逊、静岗绿茶和茶道粉末,加上自己调配的,应该这一生一世,饮不完吧。
茶的乐趣,自小养成。家父是茶痴,一早叫我们四兄弟和姐姐到家中花园去。向着花朵,用手指轻弹瓣上的露水,每人一小碟,集中之后滚水沏茶的印象犹深。喝茶,形式上要简洁,但心境和情趣却可以灿烂。读一读古人的茶诗就知道。好茶配好诗,才完美。白居易说:“坐酌泠泠水,看蒸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杜甫的有:“寒夜客来茶当酒,黄泥小炉火初红;从前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苏轼的《望江南》:“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茶的好对联有:“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尘中吃苦茶。”将酒和茶糅和得最好的还是苏东坡的:“宛如银河下九天,钢斧劈开山骨髓,轻钩钓出老龙涎,烹茶可供西天佛,把酒能邀北海仙。”还有个长联说得精辟:“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简单,就是茶道,人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