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安溪茶王赛的传承与发展(改革开放至2005年)
发布时间:2025-01-05 点击:38
改革开放以来,安溪铁观音由基本上外销转为一部分在国内销售。同时随着茶叶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使安溪茶叶生产得到积极发展,制茶技艺得到不断普及,茶叶品质获得迅速提高,内销市场逐步扩大,安溪茶业出现了崛起的新态势。
对此,安溪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把茶王赛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对茶王赛的主体、内涵、机制等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走出县门、实地比赛的形式,使茶王赛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安溪的茶王赛也逐步发成为村、镇、县统一组织的大型赛事,制茶高手和经营厂家选送精品参赛,聘请名茶师为主评,当场评出本季节、本地区的“茶王”,对获奖者颁发奖牌和奖金,给予鼓励,有的还敲锣打鼓把“茶王”迎送回家,视作一种无尚的荣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溪的茶王赛事逐步走出安溪。
1996年11月,安溪四大名茶茶王赛在广州举行;
1998年11月,安溪茶王赛在上海隆重举办;
1999年春秋两季,安溪铁观音茶王邀请赛北上北京、南下香港分别在两地举行。每到一地,新闻记者争相采访,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刮起浓烈的“铁观音”旋风,进一步增进了各地对安溪铁观音的认识与了解,极大地提高了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和身价,拓展内外销市场,促进安溪茶叶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茶王赛的形式更加丰富,与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表演、茶王拍卖会、产品展销会结合起来,大力展示安溪铁观音及茶文化的魅力和风采。茶王赛奖金有较大的提高,并邀请在场的领导为获奖者颁奖,大大地激发了茶农的参赛积极性。茶王形象更加突出。如在西坪镇举办的茶王赛上,茶农颜炳夫力克群雄、勇夺“茶王”桂冠后,在群众一片欢呼声中,头戴礼帽,身穿礼服,腰扎红绶带,手持获奖证书,满脸春风地被群众抬上“茶王轿”,数百人组成的彩旗队、管乐队,采茶灯队,舞狮队拥着,吹吹打打,踩街祝贺,围观的群众争睹“茶王”的风采,颜炳夫一下子成为茶乡的新闻人物;
2000年,安溪的茶王赛又有了新的发展与创新。是年6月,铁观音的发源地西坪镇在汕头举行茶王鉴赏会,广邀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茶商出席。茶王赛活动形式新颖,改过去由专家评委评定茶王的方式,由与会嘉宾投票民主评选,并以“西坪茶王不拍卖,共邀茶友来品尝”为主题,以现场抽奖赠送茶王的方式,让各界茶人共享茶王的珍贵。圣诞节期间,“2000年澳门西坪铁观音品评会”在澳门万豪轩大酒楼举行,品评会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进行澳门茶艺协会同台举行乌龙茶知识有奖竞答活动,进一步增进人们对安溪铁观音的认识与了解。安溪本土的茶王赛活动也连年不断,2000年12月在安溪成功举办了“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登首届铁观音乌龙茶节”活动;
2001年12月举办了“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
2002年12月由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国家文化部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安溪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一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活动内容不断创新,参会人员不断增加,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在举行茶王赛的同时,“铁观音杯”《中华茶韵》全国摄影大赛、广场文艺表演、文艺踩街、焰火晚会、烛光品茗会,国际茶艺表演、全国最佳茶艺小姐大赛,十佳茶艺之星大赛、茶文化旅游、茶文化论坛、茶叶订货会、产品展销会、投资项目治谈会、千店寻韵、游湖品茗等系列活动,深深吸引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及欧洲茶叶委员会等国际茶叶机构官员,深深吸引了文清,李咏等国内著名的主持人,以及张也、毛阿敏、陈坤、冯巩等歌唱家、影视名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3年12月由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国家文化部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安溪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
2005年,安溪县委、县政府又组织开展“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6月,“安溪铁观音南国行”活动在汕头、广州、深圳、长沙等地开展了安溪铁观音的大型宣传活动及茶王赛事活动。11月,“安溪铁观音北线行”活动又在北京等地展开。所到之处,不仅受到当地社会各界、铁观音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参与,得到了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而且取得了多方受益、影响巨大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