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普/柑普/陈皮普洱有渥堆味,鱼腥味,是冲泡方法不对吗?

发布时间:2025-01-04 点击:45
问:熟普洱冲泡后总有渥堆味儿,鱼腥味儿,是我的冲泡方法不对吗?求大神指教,在家冲泡的总是不好喝。?
真的是单大宝答:1、桔普/柑普/陈皮普洱,在坊间存在多年,但去年成为市场追捧的新热点,大量商家争相切入此类产品,一时间颇为热闹。
2、但是“桔普/柑普/陈皮普洱”实际上是一个无法自洽的纠结存在。
普洱茶(熟散)经蒸汽蒸软后填入挖洞去果肉的柑橘皮(有用新会的,也有用云南本土的,各有各说法),然后经干燥即成成品。问题也就出在干燥环节上。
熟散装填后,因柑皮的致密度问题,导致茶品干燥速度缓慢,若放任自流则会引发各种问题(茶品或柑橘皮劣变甚至发霉),因此阴干/晒干/低温烘干基本无法适用于此类茶品的干燥,厂家多采用高温烘干的干燥方式以确保干燥速度。由此会产生以下两个问题:
①茶品经过高温烘干,活性受损,且无法避免的会在品饮时带来诸如锁喉、上头、口干等负面口感、体感,同时茶品未来的转化预期也会一片灰暗。
②从橘皮到陈皮,自有其传统制法。高温干燥同样不是陈皮的传统干燥方式,过高的干燥温度(或是由干燥温度、时间、总输入热量等形成的复杂体系)会导致陈皮应有的药性损失。
3、“桔普/柑普/陈皮普洱”先天的缺陷使得其只能使用高温烘干(也有厂家宣称其使用低温烘干、晒干、阴干等桔普干燥黑科技,对此我宁可相信新闻联播),而高温烘干又会导致茶品与陈皮品质的同时降低,因此这是一种先天不足、无法自洽却又在市场推动下成为热点——反正茶业从来不缺此类概念,从早年的青山绿水、人参乌龙到后来的昆仑雪菊、传销黑茶等等莫不如是,也不差这一个。
4、回到题中这款茶,猜测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原料先天品质问题,这个无药医。
②茶品在仓储过程中受潮,微生物继续活动产生渥堆味(熟散在温湿度过高的环境下的必然结果。若是陈皮普洱,因为水分易进难出,会更容易发生此类劣变),需结合茶品仓储环境(流通环节和买家存茶环境)判断。
5、关于冲泡手法
通过调整冲泡手法,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茶品的杂异味,不过多指茶品制成后在仓储阶段少量吸收的外界异味,若是渥堆味这类茶品自身的“本味”,基本无解。
6、关于“桔普/柑普/陈皮普洱”,实际上现在流通的主流形式因上述的原因基本不可能有适饮度好的产品出现。在冲泡环节因为熟散茶和陈皮析出物的析出速度不同,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冲泡比例,两者也很难做到同步冲泡到尽。
若是对陈皮和普洱的结合实在难以忘怀,建议分别购买优质的陈皮和普洱(散茶和紧压茶不拘),在煮水器中加入陈皮烹煮,通过投放量和加热时间调节陈皮浓度,以此水冲泡茶品,将陈皮和茶品物质的析出分成两个环节,可以自由的加以控制,或许是更为适合的“陈皮普洱”饮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