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名士
发布时间:2024-12-25 点击:30
大红袍:“茶中之圣”
产地: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一种,武夷四大名枞之一。产于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的高悬峭壁上。名枞是岩茶之王,四大名枞是名枞中的精品,而“大红袍”又位居四大名枞之首,所以有“茶中之圣”的佳誉。
质量特征:外形粗壮紧实,叶端歪曲,汤色橙黄光亮,香气浓郁清长,具有浓郁的桂花香;味道浓爽,历经九次冲泡而不脱真味——桂花香,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征;叶底肥厚柔软。
凤凰单枞:19世纪誉满全球
产地:凤凰单枞产于广东潮汕,19世纪中叶即誉满国际茶叶市场。
质量特征:凤凰单枞只在春茶采制,普通在下午2~4时采摘,利用夜间手工制造。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匀整挺直,色带褐似鳝皮色,油润有光;内质香气清高悠深,具有天然花香,汤色橙黄明澈光亮,沿碗边呈金黄颜色边,味道浓爽,润喉回甘,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凤凰单枞因香气味道的差别,可以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名品,质量各具特点。
黄金桂:奇香似桂花
产地:黄金桂产于福建安溪,创制于清朝,因汤色金黄又有奇香似桂花而得名。在产区多称黄旦。
质量特征:条索紧细,色泽润亮金黄,香气幽雅鲜爽,带桂花香型,味道醇细甘鲜,汤色金黄光亮,叶底中央黄绿,边缘朱红,柔软光亮。
铁观音:“美如观音重如铁”
产地: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的安溪县。安溪早在唐朝就已产茶,铁观音始创时间在清朝。其茶沉重似铁,外形优美,人称“美如观音重似铁”。
质量特征:铁观音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鲜叶经凉青、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复揉、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烘、拣剔等工序加工而成。好的铁观音,在制造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味道醇浓。安溪铁观音名扬福建、广东、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以及日本、泰国、印尼、新加坡等国家。
洞冻顶乌龙:来自台湾,系知名门
产地:顶乌龙产于台湾南投鹿谷乡的冻顶山。相传清咸丰五年台湾南投有一青年从福建武夷山引入适制乌龙茶苗植于冻顶山,并加以精心培育,独自采制成品茶。
质量特征:洞顶乌龙外形呈半球状,条索紧结整齐,叶尖卷曲成球,色泽黑绿艳丽,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干茶具有强烈芬芳。冲泡后,汤色橙黄,明澈光亮,幽香而幽雅,香气近似桂花,味道醇厚,喉韵感染,回甘力强。叶底稍通明,叶缘锯齿发酵变红,叶身淡绿,叶缘红镶边。
武夷水仙:得山川清淑之气
产地:武夷水仙产于福建武夷,始于清道光年间。武夷水仙“得山川清淑之气”,曾有过光辉的历史,《红楼梦》中贾母最爱喝的“老君眉”就是武夷水仙。清光绪年间产销量曾达500吨以上,畅销闽、粤、港、澳、南洋群岛、新加坡和美国旧金山等地。现在武夷水仙已占闽北乌龙茶的60%~70%,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质量特征;水仙茶做青阶段与普通乌龙茶基本类似,做青后的工序略有不同。成茶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歪曲,色泽油润暗砂绿,称“蜻蜓头,蜻艇腿”状;泡后香气浓郁,具有兰花幽香,味道醇厚回甘,汤色明澈橙黄,叶底厚软黄亮,叶缘朱砂红边或红点,人称“三红七青”。
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
产地:清咸丰年间,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从闽北引种水仙茶,在永春及闽南种植,制茶时注重外形的卷曲紧结,提高包揉工序与次数。成茶更耐泡、香气更足、味道更醇、汤色更亮,构成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
质量特征:闽南水仙外形肥壮匀整,紧结曲卷,色泽光润,褐黄、黛绿交错。泡后香气清高幽长,有兰花香,汤色明澈橙黄,味道甘醇鲜爽,叶底黄亮,连泡屡次,香气仍久溢不散。
摘自清雅源茗茶官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