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食文化的基本介绍
发布时间:2024-12-09 点击:47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而且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千百年来我们都只知喝茶,却不知喝茶只能喝到茶叶的水溶性物质。而水溶性物质只占茶叶营养的40%,余下的60%都被当作没用的茶渣倒掉了。
可这倒掉的茶渣里面含有非常多有效营养成分,例如,粗纤维、微量元素、矿物质,还有脂溶性维生素等等,于是,精明的人们想到了茶餐这一妙招。
不过用茶叶来做菜毕竟不像是川菜辣、鲁菜咸那样,只是解决口味的问题,搞不好既失了茶的香,又丢了茶的味。那么,茶叶与菜肴的联姻到底能否情投意合呢?
我们过去传统的做菜都是用料酒、五香、八角、花椒等来去除菜的腥气、油腻等杂味,但是,由于这些调料本身的味很重,有时候便会对原料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可茶叶就不一样,它同样可以起到去腥味、去油腻的作用,但是绝不喧宾夺主。用茶做的菜,茶永远是第二,菜永远是第一。
以茶入菜很好地避免了对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浪费,又兼具食补和药疗的双重功效。同时,用茶叶烹制菜肴的方法很简单,可以直接用茶叶或把茶叶磨成茶粉,也可以用茶汁。传统烹调的蒸煮煎炒中,都可以用茶叶来代替其他的调料。煮米饭、熬粥可以用茶汁,家常炒制白菜、油菜,也可以加点茶叶,取其清香的味道,用量则可以因人而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以茶入菜,就要兼顾茶的茶性和菜肴的食性,可不能抓把茶叶就放到菜里去。寒凉的海鲜就要用同是凉性的绿茶烹调,比如龙井虾仁;温性的乌龙茶应与温性的鸡鸭肉配合,比如樟茶鸭;牛肉是热性,它的好搭档自然是同属热性的红茶。
茶餐利用了茶原本具有的仙风道骨的灵气,和传统的菜肴相结合,创出了有别于其他八大菜系的茶菜,但至于吃营养,吃文化,还是吃情调,那就看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