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霖,90%龙井茶树挺过旱情

发布时间:2024-12-01 点击:76
经过连续一个多月的浇水,90%的龙井茶树挺过了旱情,枯黄的叶子上面,已经冒出了嫩绿的新芽。部分茶树已经彻底干枯,手一捏就碎,大雨对它们来说,太迟了。
从杭州西湖区梅灵隧道驶出,两周前蔫蔫的茶园景象已大为改观。路边的不少茶树重披绿裳,精神也比之前抖擞了许多。许多茶树的枝杈上,我们发现一颗颗娇嫩饱满的新芽已冒了出来,如同新生儿一样,这或许就是茶农们日以继夜,忙忙碌碌所梦寐以求的结果吧!梅家坞村党委委员翁国良在自家茶楼里坐着,他刚理了发,与两周前一心抗旱无心修剪发型相比,精神了许多。“晚上11点钟下的雨,今天凌晨5点才结束。太突然了,之前我们还在山上浇水呢。当时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先断了山头几家电路线的电源,这些电源都是为了给茶园浇水临时搭建的,要是发生短路就危险了。”
突如其来的大雨一度让村民措手不及,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喜悦——旱情有救了!翁国良很感激这场及时雨,双眼有些湿润,“老百姓太辛苦了,当时有些人都掉眼泪了,这可是救命的雨啊。”
一天前茶农还在日以继夜地浇水
沿着十里琅珰的石板路往上走50米,便是翁国良自家的茶园,茶园边上的沟渠本已枯竭,如今也有了涓涓细流。我轻轻拨开了一层泥土,摸了摸土壤,里面还是湿的,看得出来这场大雨下得够透。茶树上,部分的叶子虽然依旧焦黄,但相比往日耷拉萎靡状,现在的它们是那么“自信”,抬头挺胸。
焦黄的茶叶大部分都位于茶树顶部,“上面这些茶叶都是晒死的,但是只要下面这些叶子都还是绿的,就说明茶树没有死。”翁国良说。果然,茶树越靠近根部的枝叶越是绿油油。在茶农日以继夜的自救下,大部分茶树已坚强地挺过了这次旱灾,“我们村90%的茶树基本没问题了。”翁国良告诉我。
翁国良估计,不出一个月,这场大雨的效果就能体现出来,届时梅家坞的茶园上将会是一片新芽,生机盎然的景象……
茶农开始撤下水管水泵
这场大雨能为今年这场大旱灾画上句号了?“即使接下来不再下雨,茶园一时半会也基本不会有大问题了。”翁国良说。
他说,随着秋天的到来,梅家坞茶园早晚变得凉快,土壤水分蒸发的速度也不再会像之前连续40℃高温时那么快,早晚温差形成的露水也会被茶树自行吸收。而大自然神奇的自我调节能力此时也将发挥出来,届时被这场雨浇透的土壤深层的水分,也会慢慢蒸发至浅层为茶树根部所吸收。“所以说旱情基本过去了。”翁国良判断道。
接下来,村民将陆续开始收尾工作。在上山的时候,我们就看到有位茶农抬着水管与水泵下山,而这些东西都是一个月前茶农抗旱自发购买并抬至山上为茶树浇水用的。“昨天还有人购买水泵为茶园浇水,结果晚上就下雨了,我们说他买的真不是时候。”翁国良说。
“现在我们茶农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翁国良长舒一口气。同时,他也表示,明年龙井茶并不会出现大规模减产,“可能会晚一点,少一点。”
将建几个蓄水池以防下次旱灾
经过了这次旱情,梅家坞村干部与茶农也吸取了教训。村委会主任朱翔告诉我,村里有个设想:在消防栓水压能到的地方多建几个蓄水池。若这些蓄水池能够建好,日后若再出现旱情便可大大方便茶农浇水。
除此之外,梅家坞村还将做好提前预防,也许明年五六月份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梅家坞村的茶园看到一片片的黑色遮阳布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保护茶树了。
权威说法:旱情暂缓但并不意味着抗旱结束
一场大雨让连续的高温似乎看到了头。在茶园地头、景区公园、西湖山林,奋战了一个多月的人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这场雨究竟可以缓解多少旱情?“最起码可以5天不用再浇水。”西湖街道党政办副主任娄献木说。由于之前积极的抗旱,现在已经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有一些都‘光杆’的茶树又开始冒出嫩绿的新芽了。”这意味着,这些茶树有救了。接下来的天气预报,对于茶园抗旱也是利好的消息。“气温低了,接下来可能还会有台风光临,雨水充足了,旱情也就不怕了。”
“我们已经在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为的是在旱情结束后,帮助茶农进行自救。”娄献木说,重点是围绕旱期结束后茶树的修剪、养护、补肥、补种等,指导茶农开展灾后自救,降低损失。到了秋天,还会把已经枯死的茶树进行清理,种上新的茶苗。
这个夏天,宝石山区域的防火抗旱形势严峻。高温天里,养护工每天灌溉要用掉70多吨的水,否则,宝石山上有3至5成的植物都要面临着枯死。“气温下降、阳光直晒减弱、大雨,有了这三个条件,宝石山上可以1周内不需要人工浇水了。”岳庙管理处园林科的工作人员也露出了一丝难得的轻松。
这场大雨,也让西湖山林防火的压力轻了不少。钱江管理处园林科科长郑九淼说,山上的地都被雨浇透了,山上的溪流恢复了往日的欢乐,山上的消防水池的水也满了不少。最关键的是,树、草都湿了。
不过,杭州市园文局绿化处副调研员樊丽娟表示,“这场雨,并不意味着抗旱的结束。如果气温还持续在35℃以上,雨水不多的话,抗旱工作还是要持续。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