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台甫丛之首大红袍茶叶先容

发布时间:2024-11-12 点击:50
大红袍居四台甫丛之首,传说其茶树春芽嫩梢泛紫色,远远望去,似红袍披树而得名。今生长在武夷山景物区内天心岩九龙窠岩坡上的六棵母株大红袍茶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年产量不足1千克。2005年武夷山岩茶大红袍茶文化节奏卖会上,20克大红袍母株茶叶拍出了20.8万元的价钱,可谓是“黄金有价,茶无价”。从2006年最先,武夷山市政府宣布了《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对大红袍母株执行怪异珍爱和治理的决议》,决议从颁布之年起,住手采制母株大红袍,严酷珍爱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并举行科学化治理,以便更好地延伸其寿命。
20世纪80年代,当地茶叶研究所就成功地繁育了大红袍茶树,已小批量生产。母株禁采了,我们仍能够品饮到“正宗”的大红袍。其采制较其他武夷岩茶更为精致,传统工艺制作,形状条索紧结重实匀整,色泽褐绿鲜润,冲泡后花香馥郁,滋味醇厚,浓长幽远清活,岩韵显著,汤色橙黄明亮,叶底绿叶红边,冲泡七、八泡仍有茶味、余香。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大红袍多为大红袍母株无性繁殖和异地栽植的茶树采制而成,有时也被茶商称作“小红袍”或“二代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