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茶叶烘焙

发布时间:2024-10-18 点击:58
茶叶通过烘焙来改变品质。难免在欣赏烘焙的口味时会忽略了高级茶中混入中档茶的不良行为,故要提高鉴别能力。
降低茶叶内的水分是烘焙茶叶的目所在,改变茶叶的品质,达到保鲜与定质的效果,茶叶从茶山采好时需经过第一次烘焙,成为毛茶(也就是粗制茶);卖到茶商手中会经过再度烘焙,之后的成茶则称为精制茶。
茶商常常混合两季不同的茶叶进行烘焙,通过烘焙来稳定茶叶的口味。故掌握高超的烘焙技术是创造茶叶品牌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核心竞争力,焙茶技术和窍门绝不外传。对茶商与茶行而言,靠烘焙的技法可以控制茶叶的品质与口味,进而赢得消费者的认同一-这就是老一辈的品饮者习惯向固定茶庄买茶的原因,他们已经习惯固定的茶庄所烘供出的独特口味。
自古以来,就有将茶比喻为君主,将烘焙法比喻为臣子“茶为君,火为臣”的说法,不管什么样的茶叶,通过适当的烘焙都可以修正茶叶的口味,“为君”的茶因这位焙火“臣子”的辅佐,而呈现出不同的风味特质。
若你喜欢清香,你就要挑选轻焙火茶;要是你的口味较重,那么熔火的茶必定能够满足你;或许你位要求满口茶汤滋味的人重焙火茶必能令你难忘!
焙火的目的是:去除茶叶的杂质,增加茶叶的甜分,对于茶商或茶行而言,若能够掌握焙火技巧,除了可以改善茶质,增加茶的销售量,也可以将茶叶的品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百年尧阳茶行出品的铁观音茶王,畅销数十年不衰,就是靠焙火写下了传奇。
焙火实在是神奇,可以让陈放已久的茶叶回春,恢复青春的滋味;但若烘焙不当,可能将茶叶焙死,喝起来只有焦炭味而失去了茶叶的真味。
制茶技术从采摘鲜叶的第一刻开始,直到烘焙最后一秒结束,其间每道工序都步步分明,必须按部就班完成;但其间存在各种变因,它们左右着茶叶的香气与滋味,让茶叶丰富而多变。制茶工序是识茶的门槛,是中国茶的迷人之处,也包藏着永无止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