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发布时间:2024-08-19 点击:63
原标题:2018年我市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本网记者 杨玉菡 实习生 涂振武
伴随着个性化定制、“互联网+”等新型营销模式的竞相涌现,2018年茶业市场竞争更加剧烈,而安化黑茶在全国大中型茶叶市场的占比依然呈上升趋势。同时,多样化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挖掘了市场潜力,形成了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良性互动,安化黑茶实现产销两旺,生产总值高达180亿元,又创历史新高,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8.4%。
近年来,益阳坚持把茶叶作为重点特色优势产业来抓,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扶持力度,黑茶、绿茶、红茶争相突进,茶业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18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48.91万亩,含新扩茶园面积2.37万亩;初制加工茶叶10.48万吨、精制加工各类茶叶15.69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9.7%和11.7%;全年茶叶综合产值达234.36亿元,同比增长17.1%。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宣传推介,推动益阳茶业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去年,“一品千年 安化黑茶”公共品牌广告在央视持续播出;第十七届八大处中国园林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文化周在京举行;安化黑茶开园节吸引人民网、新华网、中心网、湖南日报等20余家媒体的“聚光灯”。此外,第29届香港美食博览会、第十届湖南茶业博览会、第20届中国中部农业博览会,都有我市知名茶企的身影。名声打响,云南、湖北、贵州及省内茶叶主产区相关领导及企业负责人纷纷来益考察学习。同时,作为响当当的节会品牌,黑茶文化节再次彰显“吸金”效应。短短四天内,200多家茶企参展现场销售额高达2000万元,订单金额超过5亿元,签约经销商1200多个,更吸引领导、专家、学者、茶商及各界社会人士2万多人参加,开幕式人流量逾12万人次以上,益阳黑茶可谓赚足人们眼球。
发展后劲足,还在于“新生”能力强,我市茶园提质步伐不断加快。随着茶园基地建设奖补政策的调整,茶园基地建设从扩面转移到提质上来,我市积极响应,“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的茶叶生态种植模式迅速推广开来。去年,我市新认证有机茶园面积1万亩,总认证面积达4.431万亩;以“茶乡花海”为代表的一批生态观光茶园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此外,桃江县完成了农业农村部“2018年菜果茶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县”项目创建工作并通过验收,获评2018年湖南省唯一的茶叶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资阳区培育良种繁育基地200亩,完成低产茶园改造430亩、品种改良220亩、新扩无性系良种茶园1000亩,被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财政厅认定为“黑茶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
坚持创新求变,推动益阳茶业向纵深发展。去年,安化黑茶研究院、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雪峰山区试验站等研发平台工作有序开展;白沙溪安化黑茶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创新联盟组织有效发力;“顺天然安化黑茶健康研究院”等企业研发团队逐步组建。此外,行业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桑香黑茶、辣木黑茶、黑茶有效成分提取与应用等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华莱研发的速溶茶、茶胶囊、茶牙膏、茶面膜为代表的下游产品推向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