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普洱茶没有了前些年的疯狂?

发布时间:2024-08-01 点击:53
为何普洱茶没有了前些年的疯狂?普洱茶有一定的回落,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热议”普洱茶价格的同时,也将矛头指向普洱茶本身,对普洱茶是否具有保健功能及相关问题提出愈来愈多的质疑,从《普洱茶“七伤”》到《普洱茶十大害处》等网络文章被大面积转载到个别报纸与杂志的“热议”,大有将普洱茶“妖魔化”倾向。在这些争议中,有些问题是值得讨论的,如流通渠道、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个别产品的质量缺陷与产品造假等。但是,笔者也注意到,在对普洱茶“热议”中,尤其是对普洱茶品饮价值的“质疑”,由于对普洱茶工艺过程中出现的微生物菌群及其转换方式缺乏专业了解,而导致大量概念性的错误。这就必然造成其“质疑”的结论缺乏科学的基础。
一、关于普洱茶有致癌物的误传
质疑普洱茶的一部分人认为普洱茶有高致癌物质,他们的理论依据是普洱茶在渥堆发酵过程中出现黄曲霉毒素,而黄曲霉毒素又是被联合国卫生组织认定的高致癌毒素,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或饮品,会使它沉积在人的肝脏中,促使人体肝脏纤维化,并导致肝癌的产生。但是,普洱茶渥堆发酵中所出现的是黄曲霉菌,而非黄曲霉毒素,黄曲霉菌与黄曲霉毒素是两个概念,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出现的黄曲霉菌群又是糖化霉,它与黑曲霉等诸多个霉系一起参与普洱茶降解与转化,是提高普洱茶品质不可缺的一个微生物菌系,我国白酒与浆油的发酵都离不开黄曲霉菌系的参与。
而且,需要一提的是,黄曲霉菌本身就分为不产毒素的黄曲霉菌和产毒素的黄曲霉菌,只有具备产毒素的黄曲霉菌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转变为黄曲霉毒素,目前国际上发现的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各种坚果,特别在花生、杏仁和核桃等植物产品中。大米、玉米在霉变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普洱茶中尚未发现能产毒素的黄曲霉菌,更不可能有黄曲霉毒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