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表演仪态美赏析 重礼节注细节
发布时间:2024-06-20 点击:48
茶艺表演仪态美赏析 重礼节注细节
风度美包括仪态美、神韵美两部分。一个人的风度,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和一定的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的,是个人性格、气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综合外在表现,是社交活动中的无声语言。一般地说,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会有不同的风度。例如,学者有学者的风度,政治家有政治家的风度,军人有军人的风度,演员有演员的风度,茶人自有茶人独特的风度。
仪态美
茶艺表演者的仪态美主要表现在礼仪周全、举止端庄、待人诚恳。中国是礼仪之邦,茶艺更是十分注重礼节。在茶事活动中所常用的礼节有五种:
鞠躬礼:鞠躬是中国的传统礼仪,即弯腰行礼。一般用在茶艺表演者迎宾、送客或开始表演时。鞠躬礼有全礼与半礼之分。行全礼应两手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弯腰90度。行半礼弯腰45度即可。
伸手礼:伸手礼是在茶事活动中常用的特殊礼节。行伸手礼时五指自然并拢,手心向上,左手或右手从胸前自然向左或向右前伸。伸手礼主要在请客人帮助传递茶杯或其它物品时用,一般应同时讲“谢谢”或“请”。
注目礼和点头礼:注目礼即眼睛庄重而专注地看着对方,点头礼即点头致意。这两个礼节一般在向客人敬茶或奉上物品时联合应用。
即手礼:即手礼即以手指轻轻即击茶桌来行礼。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江南时,有一次乾隆皇帝装扮成仆人,而太监周日清装扮成主人到茶馆去喝茶。乾隆为周日清斟茶、奉茶,周日清诚惶诚恐,想跪下谢主隆恩又怕暴露身份引起不测,在情急之下周日清急中生智,马上将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指关节弯曲,在桌而上作跪拜状轻轻即击,以后这一礼节便在民间广为流传。目前,按照不成文的习俗,长辈或上级给晚辈或下级斟茶时,下级和晚辈必须用双手指作跪拜状即击桌而二三下;晚辈或下级为长辈或上级斟茶时,长辈或上级只需ip指即桌而二三下表示谢谢。也有的地方在平辈之间敬茶或斟茶时,ip指即击表示我谢谢你;双指即击表示我和我先生(太太)谢谢你;三指即击表示我们全家人都谢谢你。
茶桌上还有其它一些礼节,例如斟茶时只能斟到七分杯,谓之曰“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当茶杯排为一个圆圈时,斟茶一定要反时针方向巡壶,不可顺时针方向巡壶。因为反时针巡壶的姿势表示欢迎客人来!来!来!顺时针方向则好像是赶客人去!去!去!对这一礼节,你可拿起茶壶一试即会产生同感。
另外,不同民族还有不同的茶礼和忌讳。例如蒙古族敬茶时,客人应躬身双手接茶而不可单手接茶;土家族人最忌讳用有裂缝或缺口的茶碗上茶;藏族同胞最忌讳把茶具倒扣放置,因为只有死人用过的茶碗才倒扣着放;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一般都忌讳高斟茶,特别是忌讳在斟茶时冲起满杯的泡沫,因为,这样会使他们联想到沙漠、草原上牲口尿尿,认为高斟茶是对他们人格的污辱;在广东客人用盖碗(三才杯)品茶时,如果不是客人自己揭开杯盖要求续水,茶艺馆的工作人员,不可以主动为客人揭盖添水……。各地的茶守礼、茶俗很多,我们应当尽可能多学习一些,以免犯忌。
除了礼仪美之外,仪态美还包括站姿美、坐姿美、步态美和其它身体语言美(如手势、表情)等。这些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才能做到规范、自然、大方、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