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是什么茶带你领略螺茶之美

发布时间:2024-06-16 点击:52
洞庭碧螺春,这款茶仅依靠优雅的茶名就能吸引很多人的注意。碧绿的色泽,螺形之美,与春天的气息相搭配,茶名似乎就在讲述一个故事。那洞庭碧螺春其实是什么茶,它这么美的名字又有什么来历呢?
洞庭碧螺春,又名碧螺春,依照加工工艺,属于绿茶分类。在鲜叶采摘以后,进行摊放、杀青、揉捻、初烘、成形提毫、足火。在制作过程中,揉捻和成形提毫是形成碧螺春外形的关键程序。因为这两道工序,碧螺春的茶叶卷曲似螺,成为该茶的一大特点。碧螺春在制作完成后,满身披毫,色泽银白隐翠,十分好看。因为碧螺春是未发酵茶,分类属于绿茶。
碧螺春的螺形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碧螺春的冲泡需用上投法,即先冲水后投茶,该方法适用于特别细嫩的茶。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七分满(倾茶七分满)的程度,待水温凉至80℃左右时,将茶叶投入杯中,稍后即可品茶。除了碧螺春,还有信阳毛尖、西湖龙井等名优绿茶,也最好采用上投法。上投法冲泡的碧螺春叶芽幼嫩,冲泡后可见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因其的观赏价值,又称“观茶舞”。
玻璃杯中的碧螺春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碧螺春这引起人无限遐想的名字吧。碧螺春这个茶名如此优美,都说好名字影响人的一生,小编倒觉得,说不定茶也是如此。这是一款从名字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意,喝过的人更能联想到茶叶上下翻飞美景的茶,总觉得整个人的逼格都提高了不少。这么一款茶,跟叫什么“鸭屎香”的单丛简直是天壤之别嘛。但是其实关于碧螺春的命名,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相传,洞庭东山的碧螺春峰,石壁上长出几株野茶树。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茶季去采摘,用来自饮。有一年,茶树长得十分茂盛,人们争相采摘。竹筐装不下,只好将茶叶放在怀中,茶受到怀中的热气熏蒸,忽发奇异香气,采茶人惊呼:“吓煞人香”,所以碧螺春又名为“吓煞人香”。康熙皇帝游览太湖时,巡抚宋公进献“吓煞人香”茶,康熙品尝后,觉得此茶香味俱佳,但名称不雅,遂题名它为“碧螺春”。
如此一来,碧螺春的黑历史似乎也与“鸭屎香”不遑多让呢。但有皇上“撑腰”,洞庭碧螺春如今可是翻身一跃,从下里巴人走向了阳春白雪,还笼罩了十大名茶的光环,价格也不那么亲民了。但倘若您有机会,不如试上一试,看看它是否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