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不会被认出来,结果…….

发布时间:2024-06-12 点击:104
十月,北滨路,天气晴。
秋意渐凉,紫薇花落,已近尾声。
夏夜的喝茶乘凉,也变成了秋夜喝茶听雨。
但国庆的最后一天,
重庆的天气和媒体,都躁了起来。
因为,胡歌,到重庆了。
网络上,大家热议他穿的衣服,买的房子,
但惟茶的一切,依然安静而缓慢。
大家泡茶品茶,讨论着杯中普洱的转化。
直到下午五点左右,一位带着帽子的顾客,
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走进了惟茶。
在场的人,是惊讶的,那毕竟是他啊。
除了外貌,能有另外一百个理由,
让人倾慕与欣赏的人。
而惟茶,虽一杯一盏,一花一木,
都精心考度与思量,也不乏顾客与好评。
但大隐于市,却是没想到,被他发现。
但,与其说惊讶,
在大家的心里,更多的是“欣喜”。
胡歌是好茶懂茶之人,这被选择的欣喜,
便成了由心的尊重,与投缘的惺惺相惜。
他在那个包间里,喝了一下午的茶。
空间里的一切,一如往常。
在他喝茶期间,店里所有人都未对外声张。
或许,外面有很多人想见他,
但此刻,喝茶就是喝茶。
直到晚上,他走出包间。
帅气逼人,但却平易近人。
他说,他从前未曾喝到过薄荷塘这般的口感。
他说,他挺喜欢这里收藏的银器。
他微笑着,和大家拍照、合影、签名,
他离开的时候,周围依然很安静。
其实,
这样“被认出与发现”的经历,也已不是第一次了。
九月下旬,某日的夕阳里,两位女士“路过”这里。
她们淡淡的记下了这里斑驳的竹影,
江风席卷着缸里汩汩的水声,
还有,写着【惟茶】二字
藤蔓缠绕的大门。
第二天清晨,惟茶意外接到一个电话。
央视十四套的栏目组,想在这里取景。
错愕之间得知,前日“路过”的两位女士,
是在为拍摄探看店址。
拍摄空闲时间,
大家就着茶,很快熟络的聊起来。
原来,是拍摄嘉宾“六神磊磊”
为他们推荐了几家茶室。
多家探访,他们最后选择了这里。
“这里的分寸感特别好,
传统但不过重,不繁琐但很精心。
植物也特别好,让整个空间活了起来。“
“北京也有特别多这样的茶室。但天气原因,
即使精心照料,这样的竹制茶则还是容易裂开。
植物也很难活下去,所以会觉得,似乎缺一点雅。”
“看来这趟来重庆,是来对了。”
其实,若谈起“对了”或是“值得”
那可能是能与跟多人分享茶之心境的喜悦。
一个空间,一款茶,
被看见,被选择,被记住。
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