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云南大叶种茶:普洱茶的生态遗产

发布时间:2024-06-11 点击:132
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位置,横断山脉所构成的地形地貌,未受第四纪冰川侵袭的地质条件,悠久的人类生产活动史,使云南成了“茶树植物王国”。茶业作为云南省传统支柱产业,历经了无数兴衰,近几年云南普洱茶又成了中国茶叶界所关注的焦点。
普洱茶是用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如今,绿色健康则是消费者对云南普洱茶提出的新要求。绿色普洱茶,不仅指普洱茶后期加工的环节,还应涵盖普洱茶原料生产、管理以及原料加工这个上游环节。
云南大叶种茶是一种独特的种质资源
云南大叶种是分布于云南省茶区的各种乔木型、大叶类茶树品种的总称,是加工云南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叶种茶树生长环境的与众不同也是形成其特殊品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云南茶区山峦错综,河谷幽深,气候类型十分复杂,形成了立体农业的环境条件。独特的红土壤更是云南茶树生长的根基。这些土壤大部分布在北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域,土壤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呈酸性反应。由于气候、土壤、生物、地质、地形和茶树品种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普洱茶的独特风格,其它各地,即使引种云南大叶种种植,其茶叶品质,亦无法与云南茶叶相比拟,这就是云南发展茶叶生产得天独厚之处。
云南大叶种茶就生长于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分布于1000-2100米的高海拔地带。这些区域远离污染源,水土纯净,植被状况和生态环境好;既有利于茶树生长,又不易发生病虫害,而且,有大量的益虫益鸟,茶叶病虫害难以大面积蔓延。因此大叶种的茶多酚、儿茶素等茶叶的主要成分比中小叶种高很多,有效成分的组成比例也协调适口。茶业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云南的传统产业,很多地方至今保持了不给茶叶树施农药、化肥的习惯,这使得云南省茶叶农药残留量非常低。
普洱茶品质演变的过程
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产茶历史悠久,但在云南茶叶生产区域内的众多少数民族,历史上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或因文化落后,使得包括普洱茶生产在内的许多茶事都无法留下载诸史册,直到至今三、四百年前,才正式有了关于普洱茶的相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