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采茶人茶山上的百味人生
发布时间:2024-06-11 点击:96
澜沧县惠民乡的芒景村坐落在云南西南部,距省会昆明约700公里车程,平均海拔1400米。村里的布朗族人自祖上从云南中北部迁徙到这座艾冷山,世代以种茶采茶为生,山中已生长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古茶林是芒景村的骄傲,与相邻的景迈傣族村落的8000余亩过渡型古茶林统称“万亩景迈古茶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林。芒景地区的茶树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96年,距今1200多年,在这些古茶树上生长着一些据说只有在几百年树龄的古茶树上会生长的螃蟹脚——一种寄生在茶树上的草本植物,据研究,螃蟹脚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常饮可防血管硬化。
云南采茶人茶山上的百味人生
布朗人说,“我们是茶叶的老祖宗”,“傣族是我们的亲戚”。相传1800年前,布朗族的祖先叭艾冷临终前给族人留下遗训:“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难死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也怕你们吃光用光;只给你们留下茶树,让子孙后代取不完用不尽。”。
古茶树便是布朗族和傣族和世代相传的财富。自古上傣寨的七公主与布朗族艾冷大王联姻,傣族、布朗族结束争斗,开始世代通婚,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上寨是芒景的中心”,29岁的艾砍说。艾砍家兄弟3人,排行老大,和所有村民一样,全家收入以种茶采茶为主,“收入在村里属于中下水平”。
芒景村不算缺水,多数人畜饮水没有问题,但2010年的中国西南大旱给种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缺少雨水,今年芒景的春茶产量减少了四至五成,好在鲜茶价格有所上涨,村民的收入反而有所增加。4月底,春茶采收即结束,如果旱情持续,芒景村民水稻和苞谷等作物的种植将受影响。
“我们的口粮完全自给自足,全靠种水稻和苞谷”,艾砍说布朗族祖上有遗训,茶叶不能果腹,庄稼荒不得。
和西部许多的山村相比,芒景村比较富裕,几乎家家陆续建有新房、添置电器;很多布朗人家的劳动力人手一台摩托车,艾砍家就有3台,有些人家甚至购买了皮卡;每户都有太阳能热水器或者烧柴的储水罐。艾砍说,“我们布朗人天天洗澡”。
这里交通比较发达,214国道从澜沧县穿城而过直达惠民乡,景迈、芒景村以及各村寨间,宽阔的塘石路纵横相连。
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山林里村落中,千百年的参天老树随处可见。
虽然经历里07年普洱茶暴跌,2010年大旱,芒景村民鲜有人外出打工,他们遵循着古训,在山林里辛勤劳作,收获自己的生活。
芒景村民说:“我不爱去城里,在城里,我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