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啜茶”话花茶花香来益茶香
发布时间:2024-06-10 点击:58
“对花啜茶”话花茶
花茶,起源于文人隐士的清玩。不外,在唐朝时则把“对花啜茶”看为煞风物之事。
李商隐在《义山杂纂》中把“清泉濯足、花上晒裤、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列为“煞风物”之事,意指花前品茶,若意在赏花,则花香为茶香所掩;若意在品茶,则茶香为花香所掩。
但宋朝时,人们已开始引花香来益茶香了。黄庭坚在《煎茶赋》,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写到在茶中参加茶果,或清凉辛辣,或自然清新,已和后代的花茶相似。
有意识地制作花茶,是在元代。明代顾元戾编的《云林遗事》中记录倪云林制作“莲花茶”——“择取莲花蕊略颇者,以手指拨开,入茶满其中,用麻纸扎缚定,经一宿,明早连花摘之,取茶纸包晒。如此三次,锡罐盛扎以收藏。”这样,茶叶充实吸收莲花的清芳香香,这可算作是标准的花茶。
到了明代画家徐渭自制花茶:“取梅、兰、桂、菊、莲、茉莉、玫瑰、蔷薇之属,杂入茗中,盛锡瓶内,隔水煮之,一沸即起。”取众芳之香薰制花茶,比倪云林又有进步。而屠隆《考槃余事》则记述人们用来熏制花茶的名花,有木樨、茉莉、蔷薇茶艺培训、玫瑰等,在花开时,采摘含蕊半放、香气未散的花朵,掺和到茶里去,比例是三比一,因为“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这种制作要领,又比徐渭的制作要领进了一步。
明代之前,花茶仅是文人偶尔为之,还未作为商品普遍买卖。不外,种种花入茶,拓宽了饮茶的渠道,也为饮茶平添了不少风味。花茶,到清代进入市场,苏州开始生产作为商品的茉莉花茶,多销往北方地区,自此花茶开始慢慢流行开来。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实验中学)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 心馨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