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和清溪玉芽茶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4-06-06 点击:48
历史文化区别
清溪玉芽产于淳安县千岛湖。该茶在1984年全省名茶评比会上博得专家们的赞赏;1986年在浙江省食品工业学会、省茶叶公司召开的名茶评比会上得到表扬;在浙江省首届斗茶会被评为“优秀名茶”,名列第十五,获“三等奖”。
普洱茶名重天下,源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主要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之说,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皆因茶质优良。
制作工艺区别
清溪玉芽制作略似西湖龙井,而又有别于西湖龙井。其所用鲜叶原料,均要求嫩匀成朵,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并要求芽长于叶。鲜叶采回后,须经6~12小时的摊放,待鲜叶含水量在70~72%方可炒制。加工工艺分杀青与煇锅两道工序,均在平锅中进行。杀青兼具揉捻、整形作用,炒制开始用“抖”,继之“抖”与“带”相结合,然后改为“捺”、“抓”、“搭”等手法交替使用,炒至茶叶外形初具扁平、匀直出锅,进行摊凉回潮。煇锅是在杀青工序茶叶已呈扁平的基础上,使之更加光滑与扁平匀直。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
“生茶”指毛茶不经过堆闷工序而完全自然转化。自然转化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形式。
冲泡口感区别
清溪玉芽外形硕状扁平似竹叶,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毫。香气高雅,清香持久,滋味醇厚甘鲜,经久耐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嫩成朵。
普洱茶口感丰富多变,地域山头不同、年份不同、拼配和古树,口感也不一样。各个山头地域、年份均有其独特的滋味,例如老班章以刚猛霸道著称,而易武则以阴柔细腻闻名。由于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性,存放时间长的茶就要比新茶醇厚浓郁,刺激性减弱,价格也要贵的多。好的普洱茶可以一般能冲二十余泡,而茶味却是愈见香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