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宁茶城品“凤凰单枞”
发布时间:2024-06-03 点击:50
沪上连续“高烧”不退,闷在家里以绿茶为伴,让人感觉口中清淡惯了。这几天台风“苏拉”和“达维”与上海擦肩而过,心情稍定,想想该和朋友出去换个口味品品茶了。
8月3日,与老茶人刘启贵约好,出去玩玩喝喝茶。刘老近期身体不错,每周坚持要到大宁国际茶城办公。我们的品茶地点也就确定在大宁茶城“宽和轩”。
“宽和轩”位于大宁茶城的三楼,是一家经营“凤凰单枞”的经销商,老板吴顺和夫妇在上海卖茶已七年有余,因其口碑好、服务好、茶品好,就连长期喝惯了绿茶的顾主也会忍不住在“宽和轩”买点凤凰单枞回去尝尝。吴顺和老板介绍说,品质尚好凤凰单枞由于产量少,有时也会出现难以满足老茶客的需求。
平心而论,近十来年潮州凤凰单枞的宣传攻势远远比不上其它茶类宣传猛烈,这当然与当地的产业政策有关。2010年我曾在广州华南农大与广东省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江惠生谈及岭南茶文化时,共同希望让凤凰单枞能够成为岭南文化的一张名片。
一杯杯汤色金黄、香气浓郁、味道甘醇的凤凰单枞在谈话间变得更有滋味,这也得感谢“宽和轩”主人拿出最好的凤凰单枞与我们分享。大家谈兴正浓,话题自然围绕着潮州单枞不断延伸,而杯中的凤凰单枞更显韵味独特,回甘力强,使人胃口大开。
每每我拿起凤凰单枞的包装盒,总为凤凰单枞之“枞”与“丛”犯犹豫,因为现在的包装上多有“丛”字,也有“枞”字。“枞”与“丛”是两个概念,从字面上解读,凤凰单枞主要有单“枞”的单株而来,是乔木,非由“丛”(许多事物凑在一起)而来,故“单枞茶”为“枞”而非“丛”。这只是我个人意见,以为叫“枞”比较合适。
常喝单枞之人,也为“宋种”犯迷糊,“宋种”为何物?其实“宋种”是由民间传说故事而来。传说在南宋末年,有一户李姓村民把生长在凤凰山海拔1150米一株茶树几经选育后延传今日,这株老枞扦插繁殖数量亦颇丰,形成宋种1号无性繁殖系后代。所以,宋种1号也形成了许多别名——宋茶、宋种古单丛、老茶王、团树叶、大叶香、岩上珍、黄栀香、民兵茶、丰产茶、东方红等等,宋种1号茶属有性繁殖植株,乔木,大叶,中芽,成茶条索紧实沉重,色乌褐油润,属绝对耐泡型。
品单枞,越品越有味,聊单枞,越聊越投机。于是在品饮和享受之间又引出一个传说——鸟嘴茶。传说,南宋末代小皇帝赵爵被元兵追逐,南逃至凤凰山,口渴思茶,哭闹不休。恰好有一只凤凰鸟驾着彩云,口衔树枝赐茶,赵爵止渴后传种。因是凤凰鸟嘴叼来的茶叶,遂称鸟嘴茶。还真别说,其鲜叶形状却也酷似鸟嘴。清末诗人丘逢甲在潮州写下的《潮州春思》咏茶诗句中有“小砂壶渝新鹪嘴,来试湖山处女泉”,把此茶比作为“鹪嘴茶”。 民国32年(1943)《丰顺县志》中写有“凤凰茶亦名水仙,又称鸟喙茶。”
凤凰单枞茶的香型主要有黄栀花香型、芝兰花香型、玉兰花香型、蜜兰花香型、杏仁香型、姜花香型、肉桂香型、桂花香型、夜来香型、茉莉花香型等十大类,当然,若从细小再进行区分,还有很多种香型,如:橙花香型、杨梅香型、苦种单丛、黄茶香型等等。其制作工序主要经晒青、晾青、杀青、揉捻、烘焙等步骤完成。
这个夏日时间还长,仍有许多香气馥郁的好茶等待品享。而每品一款茶,都是一种学习的机会,都是一种魂牵梦绕的释放,把滋味浓醇爽口留在心中,实在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