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海茶山的文化渊源
发布时间:2024-05-29 点击:177
主讲人 竺济法
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炎黄家谱传记工作室主编、自由撰稿人。次要从事传记、家谱姓氏文化、茶文化研讨,已在国内外180多种报刊公开各类文章数百万字。著有传记小品《名人茶事》、《中华茶人诗描》等。
茶山知青房
宁海茶文化发源地茶山,海拔872.6米,现已成为宁海最大的望海茶生产基地。
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宁海有千年产茶历史。
中华多茶山,大江南北以茶名山的不下数十处,但有千年名茶历史,集中表现儒、释、道三家与茶文化悠久历史渊源,拥有千亩以上高山有机茶园并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非宁海茶山莫属。
千年茶史记方志
镶嵌于东海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的茶山,属天台山脉分支,系宁海东北部第一高山,绵亘于宁海、象山两县多个乡镇,主峰磨注峰海拔872.6米,山体宽广,仅茶山林场管辖的就有3.5万亩。
茶山原名盖苍山,启用今名是由于山上多茶,千年之前的北宋时代,已经“所产特盛”。宋代著名的地方志台州《嘉定赤城志》(宁海古属台州)有如下记载:
宁海禅院一十有二,宝严院在县北九十二里,旧名茶山,宝元(1038—1040)中建。相传开山初,有一白衣道者,植茶本于山中,故今所产特盛。治平(1064—1067)中,僧宗辩携之入都,献蔡端明襄,蔡谓其品在日铸上。
日铸茶系宋代越州贡茶,大文豪欧阳修《归田录》曾有“两浙之品,日铸第一”的赞语。而位居端明殿学士的著名书法巨匠蔡襄,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茶学巨匠,著有茶学专著《茶录》。他任福建转运使督造贡茶时,曾创始性地指点制造小龙团茶,一时风行朝野。
那时名不见经传的茶山茶,能得到蔡襄如此厚爱和好评,以为比贡茶日铸更好,可见是何等荣耀。其荣誉不亚于今天望海茶被评为中国名茶和第一届浙江十大名茶,可惜旧时地方官不重视品牌宣传和市场运作,茶山茶很长时间被吞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儒、释、道与茶山古名茶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这一茶文化经典对联,道出了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密不可分的关系。
《嘉定赤城志》有关茶山茶的记载,虽然只要数十字,其内涵和信息量却极为丰富,尤其是儒、释、道共襄一茶,为茶文化专家、学者所注目。
首先是无名氏白衣道者,因修道需求在山中种茶;释家宗辩无疑是一位爱茶、懂茶的有识之士,他不仅擅长品茶,晓得此茶质量优良,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知晓蔡襄是茶学巨匠,千里迢迢送茶到京师开封,请他品评;而儒家蔡襄也不负所望,热情接待素不相识的山僧,仔细品茶评点,并作出了极高评价,表现了他礼贤下士和爱茶惜茶的“茶人”本色。
道家种茶,释家送茶,儒家赞茶,宁海茶山茶因而成就了中国茶文化著名的千古雅事。
到了清代,宁海县第一顶峰、海拔931米的深甽镇马岙望海岗上有个海云寺,远离村庄,距最近的马岙村也有15里。该寺住持最先在寺前载种茶树,相传他慕名茶山茶,便到茶山引种,种下18穴茶籽,往后长成18个大茶蓬,茶品不负所望,足够小寺日用。可惜这些茶树前几年因村里建房造路被毁。
1962年,马岙村民到山上种茶,发现这里土地肥美,终年云
雾旋绕,具有得天独厚的小气候,所产茶叶质量优良,香浓馥郁。1980年,全国劳动模范、高级农艺师陈洋珠到望海岗创制名茶,茶以山名,命名为望海茶。名茶制造愈加精密,具有高山茶特有的板栗香和兰花香,很多专家和茶人一饮难忘。
茶山上的“老树新花”
历史上的茶山茶只是僧人种于寺院旁的零星茶叶,1958年茶山建设国营林场,才开始在海拔六七百米的高山盆地大面积种茶。1963年往后,100多名宁波、宁海知识青年陆续到茶山拓荒种茶,现存10多间黑瓦石墙矮平房,据宁波市文保专家调查,系宁波日前保管最完好的“知青房”建筑群,成为留念“知青”历史的难得文物。
经过几代林场职工和知识青年的努力,茶山现有1100多亩有机茶茶园。
往日茶山茶,今天望海茶。茶山茶真正焕发青春,还是在最近几年。茶山茶原来没有商标,1999年,宁海县被列为望海茶最大生产基地,统一运用望海茶商标,茶山茶老树新花,真正表现出历史名茶的价值。2007年春天,我市立碑留念为数不多的几处茶文化遗址,茶山被列入首批名单。
去年春天,在茶山西北侧海拔600米左右,远离原宝严寺遗址和当代茶叶基地的高山上,发现了十多棵特大野生灌木型茶树,树桩、主干周长60厘米至21厘米不等,树龄至少数百年。这些茶树与山中的多种灌木、乔木混生在砾石或岩石缝中,枝干刚健,没有人工栽培痕迹,完全处于野生状态。
因气候关系,我国茶树自南由北分为乔木、半乔木、灌木,浙江地区为灌木型茶区,普通树干胸围多在10厘米以下。这些特大野生茶树的发现,佐证了茶山的宜茶环境和悠久历史。这一发现惹起国内学界的普遍关注。
这年春天,当地又发现一棵树桩周长100多厘米的特大野生茶树。宁海林业部门正在规划建立茶山特大野生茶树维护区,并将立碑留念。
奇特的茶山“旋磨”天象
茶山不仅以茶闻名,还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历史上,这里曾是旧时道家向往之地。南朝著名道学家、医药家陶弘景,随道学家张少霞到此旅游,在百丈岩刻石“真逸”。峰峦山谷、悬崖绝壁、山泉小溪、瀑布深潭遍及景区,拥有桃花溪、仙人洞、黑龙潭、水帘洞、五鹰峰以及喜鹊瀑、美女瀑、东滴水、西滴水、月边瀑等五级瀑布,还有高山杜鹃林和以华东楠木为主的景观林。2005年3月,林场内桃花溪景区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这里的终年平均温度为13.5摄氏度,最热的七八月份,平均气温也仅为24.5摄氏度,现已辟为东海云顶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区。
由于茶山地处雷暴雨中心,雷雨季节,东海云团西移遭到高山阻隔,冷热气流对撞形成雷暴雨,形成当地一种奇特天气现象。据光绪《宁海县志》记载:“春夏间雷雨倾注,上仍白日,但闻足下如旋磨声。”这是说每年雷雨季节,山间暴雨倾注,谷底雷声隆隆作响如旋磨之声,山顶则艳阳高照。“旋磨声”即传统的石磨盘旋之声。可能是当地山谷回声较好,雷声能在山谷中久久回荡,茶山主峰磨注峰之名大约来源于此。
生于茶山西麓储家村的宁海籍著名钱币学家、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长储建国,少年时曾阅历过这一奇特天象。有一年初夏,他与弟弟一同到海拔四五百米的山间采摘野生黄花菜,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山谷中隆隆之声不绝于耳,大白昼对面难见人影,兄弟俩吓得大哭,好在时间急促,很快雨过天晴。据他介绍,旁边也有不少村民阅历过这种奇特的天象。
茶山的高山盆地和宏大落差,也使其成为国内抽水蓄能电站的最佳选址之一,茶山可建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比日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浙江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更大。该项目现已上报国家发展和变革委员会审批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