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20年的茶友自述:从88青饼到50年代红印,存普洱茶不仅仅是喜欢,还有对时间的纪念!
发布时间:2024-05-19 点击:80
家庭存茶是许多普洱茶友的必修课,那么存茶的意义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存普洱茶麻烦,但是自己存普洱茶好处与乐趣也很多。
好处有以下几点:一、自己存的普洱茶,自己喝着放心;二、在新茶时候购入,避免了以后买老茶碰到b货的风险,毕竟新茶b货少或者几无b货;三、新茶价格相对老茶低很多,可以在若干年后以比较低的成本喝到老茶。
▲鲁文锋的部分藏茶
前不久,在武汉“普洱藏家”茶馆喝茶的时候,馆主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官方旗舰店“普洱藏家”掌柜鲁文锋,在茶会上谈及他藏茶20年的一些乐趣与见闻。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专注普洱茶20年,师从“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历年藏有百年宋聘、1952年红印、88青饼等珍品老茶。如今,还携手师父白水清开辟了《普洱老茶讲堂》栏目,整理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与茶友分享!
▲“普洱藏家”掌柜鲁文锋
一、最初藏普洱茶的心情
家庭藏茶的初衷,其乐趣,若为亲身尝试而不可得。鲁文锋先生藏茶近20年,他说总体感觉是妙不可言、难以名状。
最初开始藏普洱茶,其心理与望子成龙一般,或者说叫做“望茶盼老”。
一开始存普洱茶,不过三两饼,数量很少,但是这时候就犹如小孩子新买了玩具一般,时不时要拿出来“把玩”一番,巴不得今天买来,明天马上变成二十年陈的老茶。
一些朋友甚至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茶来转化,比如剥散了放在紫砂罐里或牛皮纸袋里等等;比如忍痛买一饼老茶与新茶放在一块,希望“以老带新”的方式帮助茶转化。
如此这般折腾过,犹如金庸小说里的少林七十二技,终于,在种种尝试后,发现除开时间外,没有终南快捷。于是,只好慢慢耐心等待。
▲鲁文锋珍藏·06年生态黎明青砖
二、收藏老茶的体验
度过最初这段日子后,会发现慢慢等待茶变化实在太慢了,直接砸钱买普洱老茶吧。在茶馆或茶店周围盘桓许久后,咬咬牙进去,战战兢兢的跟老板要求要试试某某老茶。
然后,便开始了无止境的试茶、试茶、再试茶。无数次的试茶总算貌似引起老板不满了,好吧,再次咬咬牙买了一饼普洱老茶。
买完普洱老茶回自封袋封起来,又是放在纸盒里保。每次有朋友到访,不免拿出那片普洱老茶炫耀一番,赢得朋友一声赞美,心中美不胜收。
▲鲁文锋珍藏·88青饼
朋友走后,在美不胜收之余,发现只有一片普洱老茶根本舍不得喝,再上“梁山”吧,反正总算有消费过,再次去茶店应当不会引起不满。
于是,再次开始了跑茶店的过程,这次总想着,不如多买几片吧?在权衡完普洱老茶价格与钱袋丰厚程度后,经过剧烈的天人交战,多买了几片普洱老茶。
回家后,看着那几片普洱老茶,心中带着无数不舍,犹如给新娘子掀盖头一般打开一饼普洱老茶的包装,深深的嗅上一口,赞叹道,老茶便是老茶,就是那味道,与新茶却是大大不同。
然后,跑去超市买来一大桶矿泉水,开始准备喝老茶。
▲52年甲级红印茶汤
心中略微焦急又略微期待的等待着水烧开,水开了之后,又是烫茶壶、又是洗茶杯。茶照例需要洗茶,出汤后满怀希望的嘬一口,满足感顿生,觉得人生不过如此。
但是,不满足感马上会产生,因为普洱老茶毕竟价格高昂,没法天天喝,然后还是要回到自己存普洱茶以待将来有低成本的普洱老茶喝。
于是,再次回到不断尝试普洱新茶,希望从普洱新茶中挖掘富有潜力的普洱茶,大批量买回来,慢慢等待。
三、耐心等待普洱茶转化
普洱茶的转化自然是需要时问历练的,缺乏了时间这个基本要素,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转化的过程视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绝对没有快捷方式可以走。
在这样的过程里,茶越买越多,几乎一有闲暇便跑茶馆,逛论坛。
无论大小品牌,只要一出新品,就第一时间买来试试值不值得买。寻找各种名目买茶,比如买与儿子(女儿)出生年份相同的茶回来存,比如买每年的生肖纪念茶回来存等等。
然后,顶住家人的压力,腾出一个房间专门放普洱茶。
每天下班时间,不是在茶馆,就是在家里试普洱茶,喝普洱茶。这一个过程,是普洱茶知识飞快积累的过程。
日子一天天过,很快,便会发现当初觉得不知何时才会变老的普洱茶已经开始转变了,每天尝试不同类型茶的转化程度实在是人间一大乐事。
特别是当存普洱茶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拿出自己所存的普洱茶送给亲戚朋友之时,自豪的说一句,这普洱茶是自己存的,已经存了有好几年啦,那种满足感实在难以书表。
▲鲁文锋珍藏·1952年红印
时间逝去、年华已老。存普洱茶,除了喝之外,还有一种留下岁月的感觉。
当一饼普洱茶从新茶开始,看着雪白的外包纸纸慢慢变黄,纸质也因为时间的关系开始变脆,而头上也开始出现白头发的时候,这些普洱茶便是除了家人外你最亲密的朋友。
甚至会产生一种把小孩子慢慢养大的感觉,每喝一口自己存出来的茶,除了口舌之间的愉悦外,更多的还是心中那一份沉甸甸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