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写意:白沙鱼茶
发布时间:2024-05-18 点击:65
到白沙黎寨做客,要是主人端上一碟鱼茶,那就是把你当成贵客了。
我到过许多地方,尝过很多地方风味,唯独白沙鱼茶给我印象最深。
白沙鱼茶,其味酸怪,初尝者,难入口,不适应。朋友说,吃白沙鱼茶,一次怯之,二次适之,三次瘾之。此言不错。白沙鱼茶尤如北京臭豆腐、四川怪味豆,闻时臭,吃时香,又臭又香。
头一回做客一黎家,主人非常热情,杀鸡宰羊,采来野菜,淘出陈酿,满桌酒肉飘香。客人坐齐后,主人兴高采烈,又端上一碟鱼茶,此时,一股怪味扑鼻而来,覆盖整桌肉香,坏了胃口。旁坐一朋友,很熟悉黎族风俗,他说,这菜一上,就是最高盛宴了,咱就是贵客了。
能在黎家当贵客,深感荣幸。劝酒时,忘了择菜,随手拈上一块鱼茶入口。一股说不出的怪味涌上鼻腔,微咸淡酸溢满口腔。顿时,面颊通红,冷汗立冒。不习惯,借洗手之机,上厕吐出。
酒过三轮,酒性渐发,忘乎所以,朋友再三鼓励,于是,再挟一块,送入口中,咬嚼几回,柔软稍韧,酸味突溢,淡香逐现,咽下,顿觉气爽神清,五内透明,酒气逐散。此时,一种芳香之味涌上舌腔,似肉非肉,似茶非茶,回味无穷。之后,就适应鱼茶这味道了,从此,就会吃鱼茶,并且越吃越喜欢。
朋友初次吃鱼茶时,也有同感。上瘾后,每次与他聚会就餐,没有鱼茶,他心里总不是滋味,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于是,便想方设法找来些鱼茶。
朋友之妻是制作鱼茶能手,制作的鱼茶,称得上上乘。于是,这朋友有事没事便到市场转转,买回两三斤鱼,托朋友之妻,帮制鱼茶。一旦有朋友来访,便拿出共享。
吃鱼茶的人,很多只关心吃鱼茶,却不在乎其名其源。虽然名为“茶”,实际与平时喝的红茶、绿茶无关。究其源,传说很久以前,一次丰收庆宴后,为了不浪费吃剩的东西,无意中把米饭和生鱼放在一坛里封存,几天后,发现其味鲜美异常。于是,黎族人就按此法,制起了鱼茶。
其实,在白沙,鱼茶也叫鱼酸,制作很简单,先把鱼开膛、洗净、去头去尾,再切成小块。把食盐掺和,腌泡两三小时,然后将鱼洗净、凉干,再把煮熟的干饭或小米等与鱼混淆均匀,再加些姜片、蒜等,然后,盛入坛子或玻璃瓶中,密封发酵。如是夏季,10天左右就可吃用;如是冬季,15天左右才能食用。当然,选料也有讲究,一般最好选取石鲮鱼、鲢鱼、鳙鱼、歪嘴鱼、福寿鱼等。
白沙黎族妇女都会制作鱼茶,制作鱼茶成为衡量贤惠的其中一个标准。每年春节、“三月三”来临前,男人们忙于下河捕鱼,女人却忙于制作鱼茶。当然,平时,大多数黎家均备有鱼茶,以便急用。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而在白沙,无鱼茶就不成宴了。如贵客至,没鱼茶,那主人很不体面。
说来也怪,在白沙吃鱼茶,很有情趣,我想,除了这种食品独特之外,也许与白沙的山、白沙的水、白沙的人、白沙的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