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李桥黑茶征文作品:人间至爱“青砖”情怀故事
发布时间:2024-05-11 点击:60
赵李桥黑茶征文作品:人间至爱 “青砖”情怀故事
人间至爱 “青砖”情怀
孙敏 (三等奖)
父亲在内蒙当了二十几年的兵才转业回到老家,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草原上人和事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淡忘,但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他对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浓的青砖茶却永远情有独钟……父亲常说,许多内地的人是永远也不会真正理解青砖茶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奇怪,在风景旖旎的湖北大地上出产的青砖茶,却天然地属于几千里之外的风景酷烈的蒙古草原,以及甘肃、宁夏焦渴的土地;属于那些在酷寒与干热中纵马驰骋举杯豪饮的人们——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缘分上天注定?
父亲一转业回到地方,就用自己的当兵补贴买回了一台很“稀有”的彩电,父亲喜欢拿着茶杯抱着我看电视。因为宠爱,我总是坐在他的腿上。他一边用粗糙的手掌抚摩我的脑袋,一边拿着自己的茶杯浅酌慢饮。我的眼睛向着荧屏,茶叶的清香和雾气朦胧了我的视线,那时正热播《西游记》,我便幻想自己是孙悟空行走仙雾氤氲的天宫,久而久之鼻孔便依恋上了茶叶的味道,偶尔也会趁父亲不在家时偷偷溜进他的房间,从那大块的青砖茶上“掰”下一大块,小心地用小瓷碗泡上一碗。
我喝不出父亲的那种陶醉和享受,有时会因此懊丧,但很快便释然,我安慰自己总有一天也可以和父亲一样沉醉在那浓浓的茶香里。母亲的呼唤声通常在我猝不及防的时候响起,虽然家里不缺茶叶,但担心影响我们正发育的身体,母亲总是不让我们这些小孩子饮茶。其实,母亲根本不会想到我在偷偷地泡茶喝。有时听不到我的回答她直接把房门推开,她看到的是我在父亲的桌子边上认真地看“书”(其实是武侠小说,但她不认字,只要我看的是书,她就欣慰),因为父亲的房间终年弥漫着青砖茶的茶香,所以她也从不起疑。 母亲不反对父亲喝茶,印象中他们也从来没有因为什么而吵架,即使偶尔拌嘴,母亲发泄不满情绪的主要手段就是藏起父亲的青砖茶不让他饮茶,而一会功夫,总是我的父亲妥协,用他自己的话说,离开了青砖茶,生活就好象突然没有了方向……
由于太喜欢青砖茶,而且是一天到晚,有时是到很晚。父亲的失眠症一直没有好转,经常半夜里常常听到他在辗转反侧。母亲和他同一个房间,她也在另一张床上不断叹气。我们兄妹希望父亲“戒”茶,都一直都没奏效。最后母亲也只好妥协了。因为引起父亲失眠的不是喝茶的原因,而不让他喝茶,改变他这个坚持了一生的习惯只会让父亲每天晚上更难以入睡……
姐姐大学毕业后在内蒙古的一家外贸公司上班,因为深知父亲饮青砖茶上瘾的老习惯, 每次回家,都用自己的工资给父亲买几块上等的川牌青砖茶,父亲陶醉在川牌青砖茶的醇香里,喝了多年黑茶的习惯似乎永远不能改变了……每次看到父亲经常不自主地把一双岁月磨砺的粗糙的手伸向他那只长满茶锈的水杯,或总是浅尝辄止,我遗憾的同时深感不安,因为我知道,父亲的的骨子里天生就有与青砖茶的缘分,一旦茶离他去或者他离茶去,都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忧伤…… 因为这么多年,岁月不曾眷顾残疾的父亲,他头发日渐黑白掺杂,脸上镌刻深浅不一的皱纹。生活是副沉重的担子,而茶是他一路上不离不弃的慰藉。没有原因,只有默默享受——他爱川牌青砖茶,几十年草原上的驰骋,几十年饮用青砖茶的历史,就是闭上眼睛,他也可以滔滔不绝地告诉人家:上等的川牌青砖茶有色泽青褐,香气纯正,味甘醇无青气,水色红黄尚明,叶底暗黑粗老等特点……父亲饮青砖茶历史甚至比他的婚姻还长,和那些喝不起茅台抽不起“中华”的普通的百姓一样,父亲转业后分配到县里的供销社,不久就“光荣下岗”,虽然生活一直艰辛并不富裕,但至少喝川牌青砖茶可以随心所欲……
在陌生的城市里工作和生活,我长年远离父亲,但每年,我都会利用出差内蒙的机会或者托姐姐买回川牌青砖茶。我买回的“川牌青砖茶”正被父亲一杯杯地享用。我让电话那头的父亲要注意身体,他叮咛我不要过度劳累。我已经离他很远,父亲可以慢慢享用曼妙的川牌青砖茶,却不会跟着潮流阅读报纸杂志,所以我这些文字里弥漫着的川牌青砖茶的醇香他看不见,读不到,更闻不着,只是我的两行清泪,却悄然滑过脸颊……
备注:本文原载于湖北省赵李桥茶厂官网,本站转载仅为宣传黑茶文化,相关机构或者原作者如对本转载行为有异议请及时与站长(qq:383471875)联系,以便及时处理,避免给您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本站坚持非盈利性,致力于传播中国黑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