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岩石因素对茶园土壤F含量有重大影响

发布时间:2024-05-10 点击:63
地质岩石因素对茶园土壤f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富含f的岩石风化发育的土壤具有较高的f含量。如湖北恩施地区二叠系硅质页岩、含碳硅质页岩出露区茶园土壤的f含量在1000μg·g—1左右;浙江萤石矿及其围岩影响的茶园土壤f含量明显高于非矿区茶园土壤;陕南安康地区寒武—奥陶系含碳硅质页岩和硅质页岩出露区发育的茶园土壤f含量达1000μg·g—4左右,这是由于这些岩层f含量很高的缘故。
雒昆利等研究表明,在地槽区的大巴山(陕南)、大别山(湖北)以及地台边缘的中国西南地区,在地史时期,特别是寒武纪之后,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特别是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大量岩浆侵入使煤系地层中有多期多层火成岩体和岩层。火山活动和岩浆活动为煤层带来了丰富的f。煤层中丰富的有机物和黏土的吸附作用使f进一步富集;低等生物本身的吸附元素的能力高于高等植物;煤系地层中的细粒黏土矿物的吸附作用也是该区石煤f含量高于地台区腐殖煤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是由于这些区域煤层及其围岩具有高含量的f,因而在其上开发的茶园土壤也具有较高的f。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西部、西南部古生代的煤层及其围岩高f区同时也可能是高se区,因而在这些地方开发的高se茶可能也具有高含量的f。
李永华等测定陕西大巴山区内氟中毒流行区、高硒背景区和石煤暴露区相重叠的紫阳、岚皋和平利三县土壤中的f和se含量,研究地质环境与土壤中的f、se及其他矿质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陕南大巴山震旦系和早古生界岩层总体上既是高f岩层分布区,又是高se岩层分布区,在其上发育的土壤总体上既是高f土壤,又可能是高se土壤,土壤的平均f含量和平均se含量均高于全国土壤f的平均背景值和se的平均背景值,因此在高se土壤上开发的高硒茶可能因高f背景的影响而同时具有高含量的f。
来源:中国茶园土壤和茶树中的矿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