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的龙窑套烧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窑变”?
发布时间:2024-05-08 点击:96
建水紫陶使用龙窑烧制时,采用套烧方式,将备烧的紫陶陶坯,套装于釉陶之中,犹如烧制挂釉陶瓷的工艺,使备烧陶坯处于封闭状态,不直接接触到火焰。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避免炭渣和釉泪落入陶坯中产生瑕疵;另一方面可以降低10℃~20℃的温度。
使用龙窑烧制紫陶,成品率大约为70%。首先,釉陶的烧成温度比紫陶大约高20℃,正常的烧成条件下,温度都会超过紫陶能够承受的烧成上限;
其次,龙窑温度的判断和控制,完全凭借个人的经验积累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可控的因素很多,很容易因为在龙窑中摆放位置不同、火温判断不准确、投柴方向和分量不对而烧坏陶坯。
因此,使用龙窑套烧紫陶,装放的位置一般应该选择在龙窑的中上段、靠近窑壁、中下火路的地方。
龙窑套烧紫陶的成品率虽然较低,但是由于其使用的燃料是煤炭和木柴,烧成时间比较长,因此烧制出来的紫陶成品比推板窑和液化气窑的品质更为优良。
同样的泥料和同样的烧成结果,龙窑烧制的成品经过打磨后能够呈现出水、润、透的玉石效果;而推板窑和液化气窑烧制的成品则只能打磨出表层的镜光效果。
另外,龙窑窑膛空间比较大,每一次装码的陶坯体量位置不同,会造成窑膛内某些空间的空气燃烧不彻底,形成复杂的窑内气氛,使紫陶出现非人为控制的色彩幻化,产生可遇不可求的“窑变”艺术效果。
建水紫陶的泥料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约为12%,陶土在烧成前后的呈色有巨大差异,在不同的窑气作用下,会呈现从红到黑、跨度很大的色差,建水陶人称为“窑变”,是建水紫陶的艺术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