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独天得厚环境,吸取日月之精华

发布时间:2024-04-07 点击:60
祁红产区位于安徽江南茶区西部,皖赣两省毗邻地区,为黄山山脉、九华山脉西段山地。产区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主产县祁门县,介于北纬29°35'-30°08',东经117°12'-117°57°之间。全县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80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清溪纵横。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呈中山、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和狭窄的河谷平畈相交织特征。有介于祁门与石台县之间的省级重点自然保护区牯牛降,主峰海拔1727米;介于祁门、石台、东至三县的仙寓山,主峰高1375米,这一地域,是优质祁红原料的生产基地。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0%,海拔高度多在600米左右,茶园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00-350米的峡谷山地和丘陵地带。祁红茶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夏季节云雾缭绕,“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并因山高林密形成许多小气候地域,自然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良。温度: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春暖夏热,秋爽冬寒,无严寒酷暑,四季变化有序。年平均气温15.6℃。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6℃左右。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4℃。绝对最低温度为-9℃,一般对茶树不构成冻害。年平均无霜期220-230天。稳定通过10℃年均229天,年活动积温平均为4900-5000℃。由于茶区多数系山区,地形起伏,山岳连绵,从而气温的垂直变化也很明显。在地形较高的山区,一般气温偏低,湿度较大,雨量较多,云雾较重,适宜茶树生长。
光照:祁红茶园周围树多林密,形成自然的遮荫作用;同时在春夏季节,阴雨连绵,即使天晴,也常是云雾笼罩山巅,减弱了日光的直射强度。平均每年晴天50多天,阴天170天左右,雨雾天150天。年均日照时数1861.6小时,年日照率为45%。这种环境为祁红香气馥郁,叶汁醇厚而不苦涩,滋味芳香隽永等特点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600-1800毫米,雨量分布以春夏最多,占全年雨量的60%-70%,气温高于10℃期间的降水量达1200-1400毫米,与茶树生长需水量相吻合。春夏季节相对湿度都在80%左右。
土壤:土壤主要由千枚岩、紫色页岩等风化而来,有七大类,即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等,其中适宜种茶的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岩土占总面积的86.7%。土质肥厚,结构良好,透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均较佳,含氧化铝、铁成分也较丰富,水分充足。土壤酸碱度适中,ph多在5-6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