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煮茶风俗

发布时间:2024-03-25 点击:52
古代的煮茶风俗,煮茶较为简单原始的茶饮制作方法。因将茶叶放入锅里水煮,故称。西晋郭义恭 撰《广志》,即云:“茶从生,真煮饮为茗茶。”
东晋郭璞注《尔雅》“櫝,苦茶”,亦云“可煮作羹饮”。南北朝后魏元欣所撰《魏王花木志》也载:”茶,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
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 为茗粥。”中唐还保留着煮茶“吃茗粥”的饮茶习惯。
稍后陆羽《荼经.六之饮》总结饮茶万式:“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赏茶。
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
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今有民间喜爱的“打油茶”、“擂茶”等,则为原始“煮茶”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