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茶梗有什么用?

发布时间:2024-03-21 点击:68
很多人泡茶之前,都会仔细观察茶叶,并且会从中挑选出茶梗较少甚至没有茶梗的茶来泡。事实上,茶叶中不但要有一定的茶梗才能泡出更浓的香味,茶梗里还有一定的营养物质,若喝茶只挑“叶”却无“梗”,品尝性会减少一大半。
普洱茶有少量茶梗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普洱茶的标准采摘都是一芽二叶到一芽三叶之间,并且云南大叶种的叶间距相较于省外的中、小叶种都要大一些,因此普洱茶中带有一点茶梗是避免不了的。
茶梗,即茶叶的叶梗,也有人叫它“茶枝”“茶茎”,更多时候,“茶梗”特指从成品茶上拣下的叶梗。对于某些茶种,如红茶、绿茶等出现了茶梗,就会被视为品质低劣。那么,普洱茶中出现茶梗,也和绿茶红茶一般,代表茶的品质不好么?
其实带有少量茶梗对于普洱茶韵味的提升是有帮助的,茶梗本身茶味淡,苦涩味轻,但甜度好,并且持久性好。但不能因它有甜度好这个特点就多弄一些进去,过多会影响茶味的厚重度,茶汤的浓稠感同时也会降低,因此茶梗适量才是关键。
茶梗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
茶梗中氨基酸的含量,比芽叶来得多很多,特别是茶氨酸含量,是芽叶的1~3倍,而氨基酸在茶汤中,起着鲜、甜滋味的主体和调合作用,更是影响着茶叶香气的形成。同时,茶梗含有较高的糖分,这与茶质甜醇滋味的形成密不可分。
普洱茶“陈化”的原理,是茶叶内的茶多酚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非酶促自动氧化,进而与其它物质聚合,形成黄褐色聚合物,使普洱生茶汤色逐渐加深,直至变为黄褐色的过程。茶梗在茶饼中可以让茶饼,更充分的和空气接触,因为更有利于后期的转化。让普洱茶的变化更为丰富、特点更加明显,风味也更加独特。
除了影响普洱茶的味道,茶梗在普洱茶的制作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定数量的茶梗,能够增加压制茶身内的空隙,保证氧气充足,更加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定的含梗量也更有利于普洱茶砖、饼内水分的排出,从而增加压制茶本身的结构力和强度。
茶多糖、木质素和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食物消化、降血糖,而这几种物质,在茶梗中的含量不少,所以不少人将茶梗作为糖尿病食疗中重要的用材。
所以,下次遇到茶梗,请不要再把它丢掉了,要知道,在某些茶里,好茶是必须要“有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