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之“蒸青绿茶”
发布时间:2024-03-19 点击:48
一、蒸青绿茶概述
蒸青绿茶是指利用蒸汽来杀青的制茶工艺而获得的成品绿茶。蒸青绿茶的新工艺保留了较多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内含物,形成了“三绿一爽”的品质特征,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茶汤滋味鲜爽甘醇,带有海藻味的绿豆香或板栗香。由于炒青绿茶居多,湖北恩施玉露、仙人掌茶等是仅存不多的蒸青绿茶品种。
二、起源
蒸青绿茶的故乡是中国。它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一种茶类,比炒青的历史更悠久。据“茶圣”陆羽《茶经》中记载,其制法为:“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将采来的新鲜茶叶,经蒸青或轻煮“捞青”软化后揉捻、干燥、碾压、造形而成。这样制成的茶叶色绿汤绿叶绿,十分悦目。据考证,南宋咸淳年间,日本高僧大广心禅师到浙江余杭径山寺研究佛学,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带到了日本,日本的蒸青绿茶由此发轫。日本的蒸青茶,除了抹茶外,还有玉露、煎茶、碾茶、番茶等。由于蒸汽杀青温度高、时间短,叶绿素破坏较少,加上整个制作过程没有闷压,所以蒸青茶的叶色、汤色、叶底都特别绿。南宋时出现的佛家茶仪中所使用的即是蒸青的一种“抹茶”。当时浙江余杭径山寺的径山茶宴,经来访的日本僧人的归国传播,启发了日本“茶道”的兴起。至今日式“茶道”所用仍是蒸青绿茶。
三绿:干茶色泽深绿;蒸青绿茶的干茶呈现深绿色;茶汤浅绿;蒸青绿茶开汤后,茶汤浅绿;茶底青绿,倒出茶汤,滤出的茶底呈现青绿色。
三、工艺及泡法
蒸青绿茶是利用传统的制茶工艺和现代化技术手段两者相结合的蒸青工艺进行选青,蒸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等工艺而成的。
蒸青绿茶可以用不同的冲泡方法冲泡,其中冰水冲泡法的效果最佳。下面简要介绍三种不同的冲泡方法。
1、开水冲泡法:取茶叶3克,用开水冲泡30-60秒即可饮用。
2、温水冲泡法:取茶叶3克,用已准备好温度降到30-40摄氏度的开水浸泡茶叶,冲泡时间可依个人喜好的浓度酌量增减冲泡时间。
3、冰水冲泡法:取茶叶3克,将茶叶放入盛有冰水或冰块的泡茶容器中,冲泡时间可依个人喜好的浓度而定。
综述: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