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平时喝的茶,发酵到什么程度吗?

发布时间:2024-03-17 点击:59
中国茶按照制作工艺可以分为六大类——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但它们最本质的区别还在于发酵程度的不同。
把发酵搞明白了,就可以轻松搞懂六大茶类。
什么是“发酵”?
我们平常说的“发酵”:比如发面团,我们要添加酵母粉,让酵母菌帮助面团进行发酵。
而制茶工艺上所说的“发酵”:不是靠外界微生物,而是依靠自身进行的,确切地说应该叫做“氧化”。
比如,把一个苹果切开,过一会儿就会发现切开的地方颜色变深了,这跟茶叶发酵的原理是一样的。而且,变色的面积越大、颜色越深,说明茶叶的发酵程度越高。
在这样的发酵的过程中,茶树鲜叶中的物质会发生转化,茶叶的色、香、味也因此而变化。
绿茶
不发酵茶
发酵程度:0%
代表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杀青是将发酵终止的一种手段。
绿茶是不发酵茶,因此叶片采摘下来很快就要杀青,把酶“杀死”,阻止茶叶发酵。
所以,绿茶泡开以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叶片是嫩绿色的,几乎没有发红变色的地方。
白茶
微发酵茶
发酵程度:5%-10%
代表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简单来说,白茶的制成可以全靠晒,不炒不揉。
不揉,那么茶条完整不破损,不会发生剧烈和明显的发酵;不炒,也就不会完全“杀死”酶,留了一条后路,白茶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轻缓的发酵。
黄茶
微发酵茶
发酵程度:10%-20%
代表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黄茶的发酵是人工控制的,叫做“闷黄”,就像煮青菜时盖上锅盖,青菜很快就会捂黄了。
青茶
半发酵茶
发酵程度:30%-60%
代表茶:铁观音、冻顶乌龙、武夷岩茶、闽北水仙等
乌龙茶的发酵,实际上是在摇青这个环节中完成的。抖动摇晃茶叶,让茶叶在碰撞的过程中发酵,发酵到合适的程度,便进行杀青,就可以终止发酵。
红茶
全发酵茶
发酵程度:70%-90%
代表茶:祁茶、滇红、宁红、宜红等
红茶经过揉捻后,便会被移入控温控湿的发酵室,让酶活跃起来,催化茶叶充分发酵。
红茶的干茶红褐,茶汤红亮,把泡过的红茶叶底摊开,也会发现叶片全部发红,这就充分证明了红茶几乎已经发酵完全了。
黑茶
后发酵茶
发酵程度:随时间会变化
80%-100%
代表茶:普洱熟茶、湖南黑茶、四川藏茶、广西六堡茶等
黑茶的后发酵是最特殊的。其他茶类都是仅依靠自身的物质发酵,而黑茶的发酵还借助了外界的微生物的力量。
黑茶茶汤的颜色比红茶更深,呈现棕红色,泡开的茶底是黑褐色的,可见发酵已经非常地彻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