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海拔的关系:高山云雾出好茶
发布时间:2024-03-12 点击:74
高山云雾出好茶。
一般而言,海波高的地方所产的茶品质会比海拔低的要好,这一点很多茶友都是持认可态度的,之前在与茶友一起呷茶时也曾聊到过几句。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海拔高的地方,污染少、空气质量更好,所以产茶品质也会更好,这自然是原因之一,此外茶的品质还与温度、光照、土壤、植被等多因素相关。
海拔作用对茶质影响最直观的,可以参考斯里兰卡红茶,它直接是以海拔来划分不同种类的:低地茶、中地茶和高地茶。海拔在600米以下的都属于低地茶,1200米以上则是高地茶,其余皆为中地茶,像如今市场熟知的乌沃茶就属于高地茶。
海拔与气温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大致会降低0.6℃。
而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分析,茶树新梢中的茶多酚含量会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而有所减少,也就是说海拔越高,茶叶的涩度会越轻;相反,茶中的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却会随海拔的升高、气温的降低而逐渐增加,如此一来就保证了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
海拔与光照、光质的关系
通俗理解来说,海拔高的地域更容易出现云雾,对光照能起到一定的遮挡效果,而实际上云雾对于太阳光质的筛选作用,于茶而言更为重要。
太阳光线中的红光有利于茶多酚的形成,而蓝紫光则主要是促进氨基酸、蛋白质的形成。所以当海拔高、降水量充沛时,云雾缭绕,长波光受到阻挡在云层中就被反射了,以蓝紫光为主的短波光因穿透力强直透云层,这就使得高山茶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叶绿素以及含氮物质明显增加,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涩味也更轻。
海拔与内质物的关系
海拔高的区域,它昼夜温差大,从而使其内含物质更加丰富。
白天的时候,因为气温高、光照充足,茶树的光合作用强,自然合成的物质也就更多;到了夜晚,因为气温下降,茶叶背面的呼吸气孔关闭,由此减少了呼吸的消耗,积蓄更多的营养物质,所以高山茶中的内含物会更加丰富。
海拔与土壤的关系
此外,海波高的地方通常植被也会更加丰富多样,加上枯枝落叶多,地表会形成厚厚的覆盖物。
如此一来,不仅土质疏松,有机质、矿物质丰富,而且因为土层深厚,茶树生长的会更加旺盛,内含物丰富,出产的茶叶品质明显更加饱满、香气更为纯正。
所以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并不仅仅是因为污染少、空气质量好,它还与整体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从土壤、植被到光照、水分再到光质、湿度,每一个因素都会茶质产生不一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