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普洱茶的诞生背景

发布时间:2023-11-23 点击:115
云南是茶叶的原乡,土地面积广大,又地处边陲,人口密度较低,所以自古以来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较小,也使得茶树保留了最原始的“野性”,这类原始的茶树品种茶质厚重,从茶树摘采下来后,经过简单的初制加工制成毛茶。
毛茶虽然很原始好喝,但是新茶直接饮用,茶性寒凉,会有许多人不适应。但是普洱茶自然后发酵的时间往往很长,有可能是十几年、数十年,这个陈化的时间太久,人们一般很难等待,后来基于历史各种存储经验、以及其他因素综合作用,再加上香港茶楼不经意的存茶等行为,使得普洱茶越陈越佳的口碑不胫而走。为了加速陈化普洱茶,研发出了人工发酵技术,即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
相传,云南茶叶公司为了模仿香港茶楼的普洱茶存储条件,反复摸索尝试,都没有成功,于1973年始重新进行尝试,终于在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十九世纪70年代,中茶云南省公司统一了渥堆晒青毛茶发酵工艺,从此普洱熟茶时代正式开启。
熟茶发酵所用的毛茶:
普洱茶无论生茶熟茶,都要从散毛茶开始,进行后期精加工。而散毛茶,是茶树细嫩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几道工序加工而成。这时的毛青,直接蒸压成饼的,称为普洱茶生茶,而没有直接蒸压成饼的散毛茶,进行渥堆发酵转熟的,就称为"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