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6,普洱茶财富大起底(七)

发布时间:2025-11-20 点击:2
图为:景迈山万亩茶园云海缭绕
六、茶庄园领跑未来
1、庄园经济:资本农业的盛宴
茶的产业链很长,从种植业、加工业一直延伸到商业与服务业。以种植与加工为主的茶园基地其实是根,只有上游的根基牢靠,下游的品牌建设与渠道开拓才会给力,才能可持续发展。而且在全新的信息时代生产与消费正在无缝深度对接,消费者可以越过中间环节直接来上游进行深度体验与消费,于是基地的价值凸显,许多以前放在下游的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与终端开拓的工作,可以在上游的基地里进行。因此,从2012年开始,云南的茶企开始重新重视基地建设,各种生态茶园、茶庄园、茶山体验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2013年兴起的茶山游,则将基地的价值进一步放大。人们发现要承接茶山游,必须重金布局上游基地,打造容茶叶、旅游、休闲养生与文化展示于一体的茶庄园无疑是最好形式。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到,茶园基地由边缘化重回主流,是由两个因素在推动:一是以前上下游划江而治的格局被打破,上下游融为一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企业要做好品牌、渠道与终端建设,必须在上游的茶园基地进行重金布局,有了根才能融合一二三产。二是茶叶的体验进入了综合体验经济时期,人们喝茶,其实是过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光靠茶很难满足消费者深层次多方位的需求,这样以来以茶为主题的茶庄园应运而生,其涵盖了茶叶、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养生、文化创意、分时度假等等产业,从而成为了茶业综合体。
茶庄园的出现,标志着茶行业进入资本农业时代。要让资本敢大体量投资农业,必须打造投资的价值洼地,突破单一的产业模型,构建融品牌、渠道、多元化、种植与加工于一体的原产地深度开发模型,也就是打造农业开发综合体。庄园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勃兴,其实质是资本农业的一种表现,是农业开发综合体的滥觞。而在这方面柏联普洱茶庄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
2、茶庄园的范本
位于澜沧县惠民乡的景迈山境内有上万亩种植在雨林中的千年古茶园,茶山是那么美。茶叶是那么好,1950年建国一周年时,当地的布朗族头人岩洒就专门选择了景迈茶送给毛主席。2001年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送给各国首脑的礼品中也有景迈茶。美丽的景迈山成为柏联集团又一个圆梦的地方。
自2006年开始筹备,收购了拥有50年历史的国营惠民茶厂,引入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由港资柏联集团投资两个亿的国内首个普洱茶庄园,于2008年7月21日在普洱市景迈山正式启幕。庄园集种植、加工、旅游、文化、服务为一体,在普洱茶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通过挖掘普洱茶文化,同时突显景迈山的人间美景,提升普洱茶的健康和文化价值,并带动旅游业、服务业、销售业、酒店业、慈善业等多行业的共同发展。这座以景迈山为基地,以文化为灵魂,以保护为基础,以品牌为先导的世界级庄园,被称作一座普洱茶的自然博物馆。
普洱茶要成为一个大的产业,要想成为世界饮料的高端,就要走普洱茶庄园之路。由于葡萄酒与普洱茶的生产,都注重产地、年份、拼配与文化含量。借鉴葡萄酒庄园的模式,打造世界第一的普洱茶庄园,意在将普洱茶与其擅长的旅游产业开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景迈山普洱茶庄园打造成普洱市的边三县——“普洱绿三角”的一个亮点。
如今,柏联普洱茶庄园,拥有11000亩欧盟有机(imo)认证和中国有机认证的疏林茶园,一个全生产环节流程透明可视的制茶坊和五个初制厂,基地茶农3700余人,年生产能力可达3000吨普洱茶,现有普洱茶、红茶、绿茶精制产品100余个,已成为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庄园。柏联普洱茶庄园的出现,给业界注入了新风尚,作为一种全新的、嫁接了多种行业的经营模式,柏联的成功,为许许多多的茶企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柏联庄园通过十载建设,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保障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繁荣了边疆经济,成为庄园经济的示范。其走一二三产融合的道路,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农业是第一产业,其要真正发展壮大,必须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具体到茶业而言,也就是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从茶园到茶杯进行全产业链打造。柏联普洱茶庄园拥有自有1.1万亩茶园基地以及2.8万亩古茶园。前者以前属于惠民茶厂,以种植与加工为主,销售开始是计划调拨,后来放开市场以客户下订单为主。其主要长项在于一产二产,至于属于三产的商业与服务业,其并没有走出去开拓市场的能力,更谈不上创建品牌,以坐等客户上门,或者到茶叶批发市场推销为主。惠民茶厂的体制与企业建设水平,只能适应计划经济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到了21世纪初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惠民茶厂由当年的明星企业迅速沦为边缘企业,也是题中应有之义。2007年通过改制,成立柏联普洱茶庄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施行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以做精品为核心定位,融合一二三产,茶叶、旅游与休闲养生三大产业相辅相成,共同做大柏联普洱茶庄园这一精品品牌。
同时,景迈山的2.8万亩古茶园产权在茶农手上,其属于典型的小散乱种植、加工与经营模式,光靠农户是很难融合一二三产进行整体打造。柏联以“公司+基地+茶农专业合作总社”的形式,与景迈山茶农展开深度合作,在充分保护古茶园的基础上对之进行深入的综合性开发。要做好精品,必须深入理解市场真实的需求,通过深度对接市场,来倒逼供给侧改革,从而从茶园种植开始,乃至加工、仓储,到销售与展示,施行一系列与市场深度接轨的精品工程,以改变目前我国农业与农村落后的现状,实现农业的转型与升级。(文/白马非马,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