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化脓清虚火的紫母茶

发布时间:2025-11-08 点击:4
肺痿的症状,大家了解过吗?这是一种症状比较严重的肺部疾病,会让人咳嗽吐浊唾涎沫,想象看到一个人有此情况是非常吓人的。这里推荐大家喝紫母茶。紫母茶的功效是祛痰化脓,对于治疗肺痿很有帮助,来看紫母茶的用法!
原料
紫菀5g、贝母2g、知母2g、天冬3g、桔梗3g、绿茶3g。
用法
用400ml水煎煮紫菀、贝母、知母、天冬、桔梗至水沸后,冲泡绿茶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
祛痰化脓,清虚火。
用途
肺痿劳嗽、唾脓血腥臭、身体赢瘦;结核病。
肺痿
肺痿,中医病名。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症状,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本病为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发展而成。其病位主要在肺,但与脾、胃、肾等脏密切相关。发病机理主要为热在上焦,肺燥津伤;或肺气虚冷,气不化津,以致津气亏损,肺失濡养,肺叶枯萎。辩证有肺脏虚热和虚冷两大类,以虚热证较为多见。治疗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
病因
1.久病损肺
如痰热久嗽,热灼津伤,或肺痨久嗽,虚热内灼,耗伤阴津,或肺痈余毒未清,灼伤肺阴,或消渴津液耗伤,或热病之后,邪热伤津,津液大亏,以致热壅上焦,消灼肺津,变生涎沫,肺燥阴竭,肺失濡养,日渐枯萎。若大病久病之后,耗伤阳气,或内伤久咳,冷哮不愈,肺虚久喘等,肺气日耗,渐而伤阳,或虚热肺痿日久,阴伤及阳,亦可致肺虚有寒,气不化津,津液失于温摄,反为涎沫,肺失濡养,肺叶渐痿不用。
2.误治津伤
因医者误治,滥用汗吐下等治法,重亡津液,肺津大亏,肺失濡养,发为肺痿。
诊断依据
1.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症状。唾呈细沫稠粘,或白如雪,或带白丝,咳嗽,或不咳,气息短,或动则气喘。
2.常伴有面色晄白,或青苍,形体瘦削,神疲,头晕,或时有寒热等全身证候。
3.有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史,久病体虚。
病证鉴别
1.肺痿与肺痈
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症状,而肺痈以咳而胸痛,吐痰腥臭,甚则咳吐脓血为症状。虽然多为肺中有热,但肺痈属实,肺痿属虚;肺痈失治久延。可以转为肺痿。
2.肺痿与肺痨
肺痨症状为咳嗽、咳血、潮热、盗汗等,与肺痿有别。肺痨后期可以转为肺痿重症。
结语:有关紫母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紫母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紫母茶能帮助治疗肺痿、结核病等症状,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多喝一些。前提是要在专业的人士那里学习制作紫母茶的方法,不能自己乱制作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