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天送秋凉,六堡茶暖心房
发布时间:2025-11-02 点击:2
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寒露,意思是此时的气温比白露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我国已呈秋景,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
寒露三候
一候 鸿雁来宾
从白露到寒露期间,大雁先后飞往南方过冬,先到为主,后至为宾,所以晚到的大雁是“宾客”。
二候 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 菊有黄华
华是花,此时菊花已经竞相开放,成为秋季里美丽的风景。
秋风送爽,菊黄蟹肥
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不妨进食几只肥蟹来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
但螃蟹性寒,患有胃痛、伤风、腹泻的人,吃了螃蟹容易导致病情加重。因为蟹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应少吃或不吃。
科学泡脚,快活到老
人的足部离心脏最远,又离地面接触,故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寒从脚起”。
秋冬时节,天气寒冷,早晚都可以泡脚,驱散寒气、温暖全身,及时消除疲劳。
不过泡脚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2、体质虚弱和老年人,应缩短泡脚时间;
3、晚饭后一小时才可以泡脚。
衣
早晚及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食
饮食注意养肺润燥
秋季气候干燥,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应适当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物,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粥,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等。
住
夜晚睡卧不可贪凉
在这“多事之秋”,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可多睡1小时,缓解秋乏。注意劳逸结合。
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适宜的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行
秋游登高远眺
寒露时节,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运动。
秋游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不仅陶冶情操,还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
寒露备好三个“一”
一碗羊肉汤
羊肉性属温热,可补虚劳、祛寒冷、温补气血,特别是炖羊肉,最为滋补。
另外,羊肉加冬瓜、萝卜、豆腐等,不仅能润燥清火,平衡寒热,还助除膻味。
一杯暖身茶
寒露时节,秋季天气转凉,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开始减退,很多人会出现体寒、手脚冰凉等症状,不敢吃冷的东西。
这时候建议喝六堡茶,六堡茶经过后发酵,具有大量有益人体的菌种,并且茶性温和。天气寒凉,六堡茶的暧胃和养胃功能正好相宜。而且六堡茶对身体刺激性小,温甜可口,是最方便也是禁忌最少的生活茶。特别是六堡老茶。
六堡老茶茶性温和,茶气足,可以帮助身体以排汗的方式将湿气排出体外,因此饮老茶时,要大碗或大杯饮用,且一定要是热饮。
六堡老茶中的微生物及有益菌,是调节胃肠道的清道夫。
六堡老茶茶汤的水分在体内运化,可以帮助身体带走夏季积聚体内的阳火,性质温和的老茶,没有生茶或者绿茶的寒凉,也没有新制红茶的温热,是最好的秋季茶饮。
一套保暖衣
秋冬保暖有个穿衣口诀:内贴中松外收口——内衣贴身,中层宽松,外套防风。
寒露送秋凉,问候暖心房
深秋之景是萧条,掩埋在土壤准备御寒的一颗颗躁动不安的种子,为了来春的“露”土仪式,安静地厚积中。
秋凉心不寒,气温越冷,关心越暖。
趁着节气的温馨提醒,趁着寒露天转凉,杯小茶叮嘱大家莫忘加衣裳,心情随时充满阳光!